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81314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检测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题11分,满分:110分时间:120分钟)1. 2014江苏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 分)答:_(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答:_(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答:_10(1)答案 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解析 “九日驱驰”说明诗人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说明诗人是怅惘的;说友人“诗思清人

2、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就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2)答案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解析 “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亦隐也。(3)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3、,展示其生活情趣)。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理解两句诗的基本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每句诗对诗歌主旨及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一首诗的结句与“怪来诗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关系,也是诗人情感凝结处;第二首诗的结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正面展现自己的情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侧面衬托隐者的生活状态。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曲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1)“偶向”“还随”“不敢”等词有什么妙用?请分别简要分析。答:_(2)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妇形象?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偶”“

4、还”“不敢”几个字的表意功能进行分析。“偶”是“偶然”的意思,说明她的举动是无意识的;“还”有“仍旧”之意,表明她是无可无不可地跟着别人转;“不敢”突出她占卜举动的小心,生怕泄露心中的秘密。(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本诗前两句写少妇跟随女伴江边采,反映了她那一心惦记“远人”、行无所适的烦乱,后两句通过占卜这一举动,着力描摹少妇欲言又不敢语,欲卜又不敢掷,欲罢又不甘休,只能“暗掷”的神情,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答案:(1)示例:“偶向”说明少妇江边采的举动只是心不在焉的一时偶然。“还随”反映出她心不在焉、神情恍惚。“不敢”说明她占卜很小心,怕人发觉,遭人取笑。(2)诗人塑造了一

5、个心系“远人”,行无所适,欲言不敢语,欲卜不敢掷,欲罢不甘休,小心、羞涩的少妇形象。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_(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第一个问题从“景象”及其“寓意”的角度设题,切入点就是捕捉诗句中所选用的意象,并把这些意象组织成一幅有机特征鲜明的画面。然后再结合主旨,明确画面的

6、深层含意,也就确定了“寓意”。第二个问题从“情怀”的角度设题,切入点是捕捉和主旨密切相关的意象,如“飞将”“沙场”“匹马”等,把握诗歌的整体氛围,品味诗眼所在的词句,如“更催”“莫遣”等,综合多方面多角度,明确“情怀”。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春阴 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

7、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朱弁(10851144):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1)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

8、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古意王融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注:王融(467493):字元长,南齐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罗縠(h):一种丝织品。(1)主人公“废裁缝”“罢膏沐”的原因是什么?“寸心郁纷蕴”饱含了人物什么样的复杂心情?答:_(2)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具体分析。答:_

9、解析:(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赏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1)女主人公拿起刀尺要为行人缝制寒衣,突然想到与行人千里相隔,行踪不知,音讯不闻,寒衣制成也无法寄达,只能“废裁缝”;心烦意乱、郁闷痛苦的思妇更加无心施以“膏沐”来修饰容貌了。“寸心郁纷蕴”写出了思妇对行人担忧挂念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无奈之情。(2)诗歌的开头因景生情,引起下文,霜气、秋风从北而来,风霜的凄寒引起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挂念。结尾以景结情,秋夜漫漫,思绪万端,流萤飞动,白光点点,秋风萧瑟,木叶纷纷,这凄寒的夜景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纷乱苦痛的心境。诗歌助读:这是一首闺怨诗。一、二句,用“霜

10、气”“秋风”描摹秋天寒冷的状况。三、四句,写闺中女子因感受到风霜的凄寒,联想到了行人的寒冷,于是动手为行人缝制罗衣。五、六句,“废”表现抒情女主人公矛盾的心情,不为行人做寒衣,担心对方挨冷受冻;为他缝制,又无法寄达。“罢”,表现抒情女主人公没有心思梳妆打扮。七、八句,写出行人的远离,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的郁闷、痛苦。以上八句,从物候变化的凄寒,欲裁衣而终于废刀尺的动作,罢膏沐而心灰意懒以及女主人公苦闷的心情等表现闺中怨情。最后两句,用飞萤、木叶的夜景来烘托思妇的纷乱凄凉之情。“乱纷纷”,不仅写出落叶之状,而且写出思妇此时苦痛的心境,在结构上又与“霜气下”“秋风度”相照应。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菩萨蛮【元】张翥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答:_(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