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813012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检测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题6分,满分:90分时间:90分钟)1. 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 草团标:茅屋。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_(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答:_6(1)答案 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

2、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白描写法,每一个意象之前都冠以“山”这一定语,赋以山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是一种渲染,通过这样的反复或说渲染,作者意在传递山之于作者的生活、情感的影响。多次出现“山”,增强了节奏感,每个“山”都有不同的意义,并不雷同。(2)答案 (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个问

3、题的难点在于“扫山云”。“扫山云”是指掠过山头的云,云动影生,惊动了栖息的鸦鸟;“月出惊山鸟”中的“惊”是因为月光的作用使鸟产生错觉。前句鸟因形(或影)而惊,后句鸟因光而惊,二者是有差别的。动态的东西包含形与质,具体来说包括动作、声音、光线等的变化,只要考虑到这一点,答出以动衬静这一表达技巧不是难事。另外,在一般诗文中,山村大多是静的,这些动态的东西往往会增加山村的灵动性,也可以更明显地衬托出山村的幽静。2、2014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4、。(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_(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_14(1)答案 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现“早发”之“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型为一字领全诗,也有人称为“诗眼”题。解题时应注意根据题干要求,逐句或逐层分析。(2)答案 一

5、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 解析 这种表达效果题,答题时表述要规范:某字(词、句)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及其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清】赵熙静极小三昧,夜蛩秋满庭。风清闻远水,天碧撒群星。故友书多断,衰年梦每灵。诗成呼病妇,试踞灶觚听。注:三昧:指心情平静。(1)诗歌的尾联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2)诗歌在写景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细节描写。通过写诗人把写好的诗读给正在灶下做饭的病妻听的细节,表现

6、了诗人因没有朋友,无人唱和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2)反衬。诗歌通过写秋夜之中听到的秋虫的叫声、风声、水声,衬托出秋夜寂静至极,表现了诗人孤寂的心境。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注。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王孙:指游子。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做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指出这两联中的景和情各指什么,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比如诗歌中

7、诗人情因景生,景以情合。答案:颔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侧重写景;颈联写乡思难遣,仕途不遇,侧重抒情。境界的阔大壮美,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从而情因景生,景以情合。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题。踏莎行注陈尧佐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注:宰相吕夷简欲致仕,仁宗问何人可代替,吕夷简推荐陈尧佐。陈特写此词以致意。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词首句中的二社指春社与秋社,这里主要指春社。“千秋”同“秋千”,是寒食之戏,

8、词的前两句点明了时节。词人以春天燕子的翩然来归,喻朝廷的济济人才,同时也寄寓词人对如同明媚春光的盛世的赞美与热爱。“凤凰巢稳许为邻”一句以凤凰形容邻座之巢,突出其华美与高贵,系象征手法的运用。“乱入红楼,低飞绿岸”二句,笔法细腻,体现出燕子心情的舒畅。结合注解可知,结尾二句以主人喻吕夷简,以燕子喻自己。答案:示例:采用比兴、暗喻的手法,词人以燕子自喻,“新来”写己之初任,语虽浅而义深。采用象征、比拟的手法,通过描写心情舒畅的燕子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的情境,表达出词人当时欢乐、舒畅的心境。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清明 高 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

9、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答:_解析: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思考诗歌描写了哪些内容或场景,然后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区别。诗歌的颔联,写的是子女们到祖先坟前扫墓的场景,即焚烧纸钱以及他们哀伤的情感;而诗歌的颈联,写的是坟前的孤寂以及子女们回家后的情况。扫墓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答案:诗歌紧扣扫墓前后的不同景象展开对比。清明时节,大家纷纷到自己祖先的坟前扫墓,他们在坟前焚烧纸钱、泪雨滂沱,十分哀伤;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只有狐狸卧眠坟上,而那些归家的儿女们在灯前嬉戏。诗歌通过扫墓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人生有酒须当醉”的

10、旷达情怀。7.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回答后面问题。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自注:国初取宋,于青城受降。)注:这首诗写于金哀宗天兴二年。这一年四月,无赖出身的金汴京守将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金留守官员被蒙古军羁管出京,暂住青城。诗人时任左右司员外郎,也在被羁管出京之列。骎骎:马疾驰的样子。诗歌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解析:要注意分析诗句描写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手法,比如首联,写金国只注重宴请蒙古人而忽略了蒙古南下的企图,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颔联,“灞上”典出史记,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而被阻,说:“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陆沉”,典出晋书,比喻国土是由于祸乱而沉沦。答案:对比。首联,将金国设宴招待蒙古使者与忽略蒙古战马南侵两个方面对比,揭示金廷高层对蒙古南侵的野心缺乏认识的现实。用典。颔联中,“灞上”用了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而被阻的典故,“陆沉”典出晋书,此联表达出诗人内心极度的震撼和后悔。8.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