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48178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黑龙江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 A.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资本主义道路 试题答案:B 2、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 35 B. 38 C. 41 D. 47 试题答案:A 3、以下关于民主的说法,不对的是()。 A.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B. 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C. 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D. 同民主的实质相比,民主的形式

2、是第二位的 试题答案:B 4、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看法,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适时性 B.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针对性 C.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超前性 D.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现实性 试题答案:C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试题答案:D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取决于()。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D. 四项基本原则的保证 试题答案:A 7、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

3、()。 A.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C.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具体结论 试题答案:D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 A. 过渡性质的 B. 民主主义的 C. 社会主义的 D. 共产主义的 试题答案:C 9、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物质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明建设 C.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 物质文明建设为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为形式 试题答案:C 10、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 A. 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

4、动事实的发展 B. 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 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 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试题答案:C 11、下列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试题答案:A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 A. 构建和谐社会统领科学发展观 B.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5、C. 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D. 两者互不相干 试题答案:B 1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A. 是完全一致的 B. 本质上是统一的 C. 内容一致,形式不同 D. 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关 试题答案:B 14、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A. 促进国家的各项改革 B.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C. 实现我国的战略总任务 D.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试题答案:B 15、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 A.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 遵纪守法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试题答案:C 16、邓小平指出,在思想上政

6、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A. 根本手段 B. 根本目的 C. 根本前提 D. 根本保证 试题答案:C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试题答案:A 18、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必须()。 A. 坚持协调发展 B. 建设和谐文化 C. 完善社会管理 D. 激发社会活力 试题答案:B 19、()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A. 文化 B. 教育 C. 经济 试题答案:B 20、据纽约时报披露,美国为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不惜

7、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的敌人”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日本或其他地方出现与美国抗衡的力量。这说明() A.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 世界大国之间冲突严重 试题答案:A 21、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 A.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试题答案:D 22、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的员工C通过网络QQ聊天,员工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据此撰写出批评B公司

8、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B公司经济损失。B公司起诉记者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A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B. 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C. 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A D. 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A 试题答案:A 23、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

9、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 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 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 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试题答案:A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 工农民主专政 C.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共产党专政 试题答案:C 25、下列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是()。 A. 社会事业 B. 企业内部建设 C. 公用设施建设 D. 公共制度建设 试题答案:B 2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 铲除民族压迫

10、,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试题答案:A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社会和谐的官方理论是()。 A. 精英论 B. 福利国家论 C. 保守自由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试题答案:B 28、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所作的重要论断是()。 A.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B.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C.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D.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试题答案:B 29、和谐是

11、()。 A. 无差别的平等 B. 无矛盾的团结 C. 无冲突的调和 D. 矛盾的两方面相异相合、相反相成 试题答案:D 30、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试题答案:D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C. 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因此应该尽量摒弃 D.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试题答案:C

12、 32、()是新闻的生命。 A. 市场性 B. 奇异性 C. 真实性 D. 趣味性 试题答案:C 33、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现代化 C. 和平发展 D. 改革开放 试题答案:A 34、“三个面向”是指()。 A. 面向经济、面向政治、面向文化 B. 面向科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 C.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面向教育、面向科学、面向文化 试题答案:C 35、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的观点是坚持()。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 试题答案:A 3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

13、线主要为()。 A. 祖国统一服务 B. 经济建设服务 C. 依法治国服务 D.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试题答案:B 37、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 A.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B. 2005年2月胡锦涛的重要讲话 C.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 试题答案:B 38、“四位一体”的“体”指的是()。 A. 与经济相对的“社会” B. 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社会” C. 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大社会” D. 某一区域的“社会” 试题答案:C 39、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A. 只能在 a B. 只能在 a 或 b C. 可以在 a 或 b 或 c D. 可以在 a 或 b 或 c 或 d 试题答案:D 4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