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

上传人:优雅的****66 文档编号:37848093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地理一模试卷汇编——区域与区域发展(剖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15区域与区域发展常考题型题型考查年份关联知识点多种多样的区域2021上海卷世界人口增长、气压带和风带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2021山东卷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2021河北卷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1浙江卷中国农业、工业的分布方法点拨一、多种多样的区域1区域的类型(1)按地理特征划分标准举例自然特征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人文特征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中国主体功能区(2)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划定区域目的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禁止开发区、生

2、态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3)客观存在的区域举例意义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水稻育种专家寻找杂交育种的野生稻提供了帮助2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具有以下特征:特征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线是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内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是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影响的依据3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区域及特点区域类型典例特点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

3、域按自然特征划分黄土高原区、中国东部季风区体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按人文特征划分汉语北方方言区、住宅区体现显著的人类活动及现象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中国主体功能区既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又充分反映人文活动特点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行政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体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客观存在、经人类长期实践认知的区域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为人类研究、认知、开发自然提供依据4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

4、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5区域主要自然要素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6区域主要人文要素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

5、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主要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等方面分析二、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1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影响表现举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捕鱼、采矿、风能发电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2)区域要素相互作用、

6、相互制约2理清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其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3.区域差异性分析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主要成因(2)地形差异的主要成因(3)水文差异的主要成因(4)土壤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主要成因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

7、的差异。试题汇编1多种多样的区域(2021湖北高三阶段练习)异木棉为高大乔木,叶色青翠,花朵红粉,具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多用作高级行道树,富有观赏性。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的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最有可能出现图示景观的城市是( )A长春B北京C广州D乌鲁木齐2导致图中异木棉“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技术3相较于其他树种,城市内部栽种异木棉效益更明显的区域是( )森林保护区 交通绿岛 较窄分车带 边侧绿地ABCD【答案】1C2B3D【解析】1异木棉喜高温、

8、喜湿,四地中广州的纬度位置最低,气温高,降水最多,可以满足异木棉的生长,因此最有可能出现该景观,C正确;由材料“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可知,长春、北京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季节变化大,不适合对气候条件特别敏感的异木棉的种植,AB错误;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不能满足喜湿的异木棉的生长,D错误。故选C。2根据材料“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可知,异木棉开花影响明显的是微气候条件,与技术无关。图示小区内同一棵树的光照和水分条件差别不大,一半开花,一半仍为树叶,应与光照和水分条件无关,ACD错误;最可能是小区内的通风条件影响下,不同区域温度条件有差异

9、,而使温度较高的一侧树先开花,较低一侧还是树叶,还未开花。B正确。故选B。3异木棉为高大乔木,不适合布局在较窄分车带上,错误;异木棉多用作高级行道树,栽种在森林保护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错误;异木棉栽种在交通绿岛,在夜晚可以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的作用,正确;异木棉栽种在边侧绿地富有观赏性,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历史上库布齐从水

10、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地表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D过渡放牧、砍伐和垦殖5“板下修复”的主要益处是( )A大幅度削弱太阳辐射B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种植耐阴经济植物6该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有( )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 太阳能电池板遮挡阳光,有利于禽畜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 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改变气候条件ABCD【答案】4D5D6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防治荒漠化措施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难度较小。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4人口激增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不合

11、理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过渡放牧、砍伐和垦殖导致沙漠化,故选D。5光伏板可以大幅度削减太阳辐射,但没有板下修复作用,A错误;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不是板下修复益处,B错误;光伏板削弱光照,板下土壤水分蒸发减弱,但要起到生态修复是种植耐阴经济作物,C错误D正确。故选D。6库布齐沙漠应用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太阳能治沙新模式,开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光伏板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地,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利于植物生长;光伏发电为当地提供新能

12、源可减少薪柴砍伐,缓解荒漠化;正确。影响气候的因素特别复杂,该项目无法增加当地的水汽,也无法涵养水源,对降水影响有限,因此对年降水量的影响小,也不可能改变气气候条件,错误。故A正确。故选A。(2021福建三明高三期末)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A海拔高,可见天空范围广B地广人稀,光源污染较少C湿度较大,对星光折射少D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

13、高8阿里“暗夜公园观测璀璨星空(如图1),最佳节日是( )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B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C春节(农历正月初一)D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答案】7D8D【解析】7“暗夜公园”的建设就是依托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主题公园,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高,利于夜空观察;与可见天空范围广关系不大;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该地是高原气候,湿度小。选D正确。8由该地气温和降水分配可知,中秋节、七夕节该地降水较多,大气的能见度较差,不利于夜空观察;春节气温低,不利于野外观察;端午节温度适宜,降水少,大气透明度高,利

14、于夜空观察。选D正确。(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中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剖面图所在的纬线可能是( )A20NB31NC40ND52N10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B为柴达木盆地,水能资源丰富C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数量多D为太行山,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9B10C【解析】9读图的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500米左右,是我国的四川盆地;海拔很低的平原,且延伸到120E以东地区,因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此该剖面图所在的纬线可能是31N,B正确。20N穿过我国的海南岛北部,A错误;40N不过青藏高原,C错误;52N接近我国的最北端,在东北地区,我国的东北地区在120E以东地区,穿过大兴安岭山地,D错误。故选B。10为四川盆地,A错误;为青藏高原,不过柴达木盆地,B错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数量多,C正确;为巫山,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C。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