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

上传人:请**** 文档编号:378321015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说课稿7篇登鹳雀楼说课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这首五言绝句,记叙了登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图片与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与态度”目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重点: 难点:体会诗人胸襟的宽大,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article/ 四、教具准备: 挂图,词卡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诗) 2、集体背诵。问:诗的是谁?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齐读课题。 4、解题:“登”:登上。“鹳雀”:一种鸟。“鹳雀楼”:楼名。“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3、。 5、介绍鹳雀楼及写诗背景。鹳雀,一种鸟儿,形状像鹳。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因常有鹳雀楼留在上面休息,人们就给这座楼取了这个名字。楼高三层,是唐代游览胜地。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黄河水冲没。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三、理解诗句 1、学习一二行 (1)出示课文挂图,设置情景:一天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出示:A、“依”有三个意思:靠、依靠;按照;顺从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是什么意思? (2)在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 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白日) 这轮傍晚

4、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靠着连绵不断的青山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语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诗人还看到了滔滔的黄河,奔腾咆哮着的水流向大海) (3)指名诗句的意思: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流向大海。 2、学习三四行 (1)谈话: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登鹳雀楼说课稿范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5、,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

6、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景色,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 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

7、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吗?练习背诵。 三、书写生字。 1、师:调皮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 2、今天要求写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写字要领。 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生摆好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始

8、书写,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生写完以后,展示,交流,评奖。 四、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 识鸟学字,揭示课题。 1出示鹳图片,认识这种鸟吗?这种鸟有个美美的名字,叫鹳。板书:鹳齐读鹳。这种鸟很特别,发现了吗?它的尾巴特别长,是一种长尾巴鸟。一般,表示长尾巴鸟的字,用鸟字旁。再读。 2出示雀图片,这又是什么鸟呀?(麻雀)我们发现麻雀的尾巴和鹳的尾巴明显不一样,颧的尾巴长,雀的尾巴短。对,这是一种短尾巴的鸟。 我们来看这个雀字,板书(雀)上

9、面一个小,下面加个隹,注意小的竖钩要变成竖。这是长丿,要写舒展,课文中还有很多长丿的生字。 隹是一个新偏旁。隹是一类短尾巴小鸟的总称。 3鹳和雀,是两种不同的鸟,但是放在一起,指一种鸟类,就是:鹳,黄河边的一种水鸟,人们习惯叫它鹳雀。跟老师读。 4出示鹳雀楼图片,这是什么?这是一座古代的楼台。名字叫鹳雀楼。板书:楼 猜一猜,为什么这个楼有这个名字?据说常有鹳雀在这里停留,所以称之为鹳雀楼。 读读这个名字。鹳雀楼有三层楼,很高,可以登高望远。 5这首诗是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以古诗题目叫登鹳雀楼。板书:登齐读古诗题目。 指导读诗题:登鹳雀楼,鹳雀楼楼的名字,要连读。 登鹳雀楼

10、说课稿范文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鹳”“欲”2个生字,会写“依”“穷”“目”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使学生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素材: 登鹳雀楼的和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 1、同学们知道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课件出示2)(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感慨万分,

11、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课件出示3)齐读课题。 2、注意读准“登”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登”是什么意思?(登上)讨论: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3、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4、过渡语: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4) 1、要求: 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2、(视频播放)播放范读古诗。(课

12、件出示5) 3、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 4、领读、齐读。 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哪里的景色吧!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理解“白日依山尽”(课件出示6) 1、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太阳)。依(依靠,依偎的意思) 2、(指“尽”)这个字读什么?jn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尽”是什么意思?(消失) 3、太阳怎样?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 4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5、指导读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师范读、指读、齐读) (二)理解“黄河入海流”(课件出示7) 1、看到黄河的图

13、片,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2、练说:我看到的黄河。(奔腾不息)(波涛滚滚) 3、(课件出示8)“入”的意思?(流入) 波涛滚滚的黄河,会流入哪里? 指名答:黄河流入大海。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诗句:百川东到海。 前后位讨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练读:黄河入海流。(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 (三)理解“欲穷千里目”(课件出示9) 1、“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希望)“穷”是什么意思?(穷尽) 2、“目”是什么意思?(眼睛)千里目,就是“目千里”,眼界宽阔。眼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 说说“欲穷千里目”的意思 练读:欲穷/千里目 (四)理解“更上一层楼”(课件出示10) 1、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更上一层楼”。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在2楼的位置看得远,还是在10楼的位置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