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828955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幼儿教师公开招聘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 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的是( )。A.榜样示范法B.谈话法C.倾听法D.关注法【答案】 D2、 口吃最常发生在( )A.2-3岁B.3-4岁C.5-6岁D.7-8岁【答案】 B3、当幼儿流鼻血时,现场处理首先要( )。A.头压低,张口呼吸B.捏住鼻翼,压迫十分钟C.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安静坐着D.用湿毛巾冷敷前额,鼻部【答案】 C4、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无条件反射的出现B.条件反射的出现C.眨眼反射的出现D.巴宾斯基反射的出现【答案】 B5、婴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

2、识一般在( )。A.12岁B.23岁C.34岁D.45岁【答案】 B6、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属于幼儿()的目标。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答案】 A7、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技【答案】 A8、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 )为主。A.直接经验B.实际技能C.间接经验D.理论知识【答案】 C9、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它身受压迫,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与帝国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策略是( )A.全心全意依靠B.视其为革命的敌人C.

3、又联合又斗争D.划清界限【答案】 C10、关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C.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D.义务教育【答案】 D11、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最早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 B12、甲与其父乙水火不容,乙生前多次向邻居说甲无权继承自己的遗产,甲也多次口头声明自己不会继承乙的财产。但甲在乙死后反悔,而乙在死前也未立下遗嘱,则( )A.乙的口头表明无效,甲放弃继承的行为也无效B.因乙多次表明甲无权继承自己遗产,因此甲无权继承遗产C.因甲多次申明自己不会继承乙的财产,应视为其已经放弃了继承权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 A13、20

4、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A.张之洞B.张汉良C.张宗麟D.张雪门【答案】 D14、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个别化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答案】 D15、2015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拳频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A.B.C.D.【答案】 B1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 )、艺术、社会、语言、科学五个领域。A.体育B.综合C.健康D.美术【答案】 C17、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A.学B.上课C.玩耍D.游戏【答案】 D18、当前世界学前教育机构

5、发展特征之一是规模的()。A.多样性B.扩大化C.现代化D.专门化【答案】 B19、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在年终或第二年上半年对归卷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等工作,称为()。A.平时归卷B.组合案卷C.案卷编目D.案卷排列【答案】 B20、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这是(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答案】 C21、()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A.直观形象法B.语言法C.角色扮演法D.表扬鼓励法E.融情教育法【答案】 B22、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手能持续抓

6、握B.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C.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答案】 B23、对低龄幼儿提要求的时候,比如收拾玩具,整理教室等,就尤其需要教师说话的同时配合相应的()。A.表情B.声势C.行动D.语言【答案】 C24、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A.准备阶段B.前言语阶段C.发生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答案】 C25、关于我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B.松花江发源于牡丹江C.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D.淮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答案】 C26、2016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全会在北京开

7、幕。A.十八届五中B.十八届六中C.十八届七中D.十九届一中【答案】 B27、以下哪一种情况不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A.教育投资B.用于健康的支出C.用于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的支出D.支付人力资本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报酬【答案】 D28、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成能与同伴联合搭建。这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的( )。A.运用材料水平B.确定游戏主题水平C.社会性发展水平D.建构形式发展水平【答案】 C29、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能够()A.口头数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按数取物【答案】 C30、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的提

8、供必需()A.广覆盖、高质量B.重点覆盖、保基本C.广覆盖、保基本D.多覆盖、有质量【答案】 C31、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答案】 C32、不同人种及个人之间眼睛颜色的差异是由于()所含色素的不同决定的。A.虹膜B.巩膜C.脉络膜D.角膜【答案】 A33、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A.建构学习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认知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答案】 A34、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A.

9、陶行知B.张雪门C.福禄贝尔D.陈鹤琴【答案】 C35、 MSN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外联络的重要手段。下列对电子信箱和电子邮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电子信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电子邮件的一种信息服务系统B.电子邮件与电话、传真一样,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方式C.电子邮件和邮政信函的差别之一是电子邮件所用地址与具体地点无关D.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电子信箱具有快速、安全可靠、保密性强的特点【答案】 B36、在开展“海洋生物”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带领幼儿参观海产品市场,调查海产品种类,参观海洋馆等。这种主题活动注重的是( )。A.整合幼儿生活经验B.传授系统知识C.形式丰富多样D

10、.幼儿个体差异【答案】 A37、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方面的适应能力。A.主动性B.人际交往C.独立性D.规则意识E.智力【答案】 B38、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该社会领域目标所属的年龄班是(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答案】 B39、幼儿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穿和玩,还要关心孩子学习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这体现了()。A.艰巨性B.复杂性C.细致性D.系统性E.示范性【答案】 C40、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采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 )A.人体的结构、

11、功能及保护B.人的心理活动C.个体的生命过程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答案】 D41、儿童各种主要能力中,最早出现的是()A.模仿能力B.操作能力C.语言能力D.认识能力【答案】 B4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 )示范工程。A.低碳排放区B.零碳排放区C.近零能耗区D.近零碳排放区【答案】 D43、根据我国现在通行的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l 3岁幼儿属于()。A.新生儿期B.先学前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答案】 B44、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基本权利是()。A.参与民主管理权B.教育教学权C.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答案】 B45、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答案】 B46、国家行政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