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826605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在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经常有如图所示的禁止鸣笛的标志,通过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教室周围多植树B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图书馆禁止高声喧哗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从冰箱里

2、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BC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近视眼C同一本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D一杯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变小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5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500 N 的是(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B一瓶矿泉水C一辆小汽车D一名初中学生6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无锡市举办了

3、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 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清澈见底光的反射B坐井观天光的折射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7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析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A照像机B放大镜C平面镜D投影仪8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 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 24 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 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 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 F 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管该

4、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a 点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c 点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 b 点9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眼睛保健操所需的时间约为60s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蜡熔化成蜡油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C冰熔化成水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11如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2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

5、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泡在AD段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m/s14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

6、氯乙烷采用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 大量的热15张丽的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_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眼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象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 的正立、放大的_像(选填“实”或“虚”)16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静止,木板与足球均发生弹性形变,则足球受到的弹力是因为_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使木板发生形变的力是足球对木板的_力三、实验题17(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_态。(2

7、)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填“会”或“不会”)沸腾。18(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陆同学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1)实验器材有:_、光屏、凸透镜、蜡烛和火柴等;(2)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此时,一只飞虫落在凸透镜的镜面上,则光屏上_选填“会有飞虫的像”“会出现飞虫的影子”或“烛焰的像暗了一些”);(4)如图(乙

8、)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厘米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选填“1”“2”“3”或“4”)。19(8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_(选填“大”或“小”)。四、作图题2

9、0(8分)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21(8分)在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_)五、计算题22(10分)体积是30cm3,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其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测得其质量为168g,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23(12分)一个干净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恰好倒出一半后,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45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请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瓶子质量;(2)求出瓶子的容积;(3)若在空瓶内装满酱油,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775g,求酱油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

10、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题目详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 在教室周围多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则A不合题意;B. 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则B不合题意;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则C不合题意;D. 在图书馆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则D符合题意。2、B【题目详解】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后,室内的空气遇到温度低的饮料罐后液化形成小水珠,出现“出汗”现象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雾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需要放热。故选B。3、C【题目详解】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A错误;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C质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同一本书在北京和上海的位置不同,但质量是一样的,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一杯水喝掉一半后水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4、B【题目详解】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 “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C. “白气”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12、C错误;D. 霜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5、D【题目详解】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重力为500N的物体的质量:。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约为20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1.5t=1500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6、D【题目详解】A清澈见底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错误;B坐井观天,这是由于光是由直线传播的,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片天,故B错误;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波光粼粼属于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13、。选D。【题目点拨】7、D【题目详解】本题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8、D【题目详解】A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的,A错误;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那么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更靠近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大,焦点不可能在a点,B错误;C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那么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更远离焦点,如果还想要像成在成像板上,那么焦距应该变小,焦点不可

14、能在c点,可能变在b点,C错误、D正确9、B【题目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题意;B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符合题意;C普通日光灯的长度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D完整播放一遍眼睛保健操所需的时间约为240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题目详解】A蜡是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是水的汽化过程,汽化是吸热,温度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C冰熔化成水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温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是汽化(蒸发)现象,汽化吸热,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题目详解】A是s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故A不符合题意;B是st图像: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不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是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物体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是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