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37813128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雇员招考聘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甲购买手机一部,交给同事乙,请其代为上号。乙将该手机赠与了其亲戚丙,丙受赠时并不知道手机不为乙所有,后小偷将此手机偷走,并低价卖给了丁。该手机应归_。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査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情形中,所有权的归属问题。首先题目中的法律关系标明如下: 乙受甲的委托代为上号,但无权处分该手机,所有权仍归甲,乙未经甲的同意将手机赠送给丙是民法上的无权处分行为,在无权处分的场合下,若丙想取得所有权只能依甲的事后追认或乙获得所有权或者依据善意

2、取得。 善意取得的条件是: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本题中的丙不符合上文法条第二个条件,故所有权仍归甲。 后该手机被小偷偷走后低价卖给丁,我们只需记住善意取得的动产只适用于合法占有(租赁、借用、保管等)的情形,脱离物(遗失物、埋藏物隐藏物、盗赃物)绝对不适用善意取得,故无论丁是多少钱从小偷购得手机,都不构成善意取得

3、,故该手机的所有权仍归甲。 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近年来,网吧呈高速发展之态势,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网吧出现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是开放社会的一个象征;忧的是一些网吧无序发展,唯利是图,衍生社会公害。网吧发展的“让人欢喜让人忧”表明_。 A. 矛盾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 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D.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 A 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统一和对立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统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对立性表现为对立

4、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本题中网吧发展呈现出的问题,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本题选A3、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 A. 澜沧江和怒江沿岸 B.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 C. 晋陕峡谷地区 D. 四川盆地边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黄河晋陕峡谷山西区域,位于黄河干流东岸,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根据公文内容可以判定,该公文属于_。 A. 下行文 B. 上行文 C. 平行文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是市政府办

5、公厅(室)代表市政府向市政府的下级机关发文,因此该公文属于下行 文。故本题答案选A。 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等的公文文种是_。A.领导指导性公文B.规范性公文C.公布性公文D.陈述呈请性公文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规范性公文是指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等:包括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我国古代文学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_A.李白B.陆游C.杜甫D.白居易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

6、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该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故本题答案选C。7、下列语句表达上有错误的是:_A.经历烦恼:然后品味苦尽甘来:那也是一种幸福。B.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C.这次大地震毁家纾难:造成的损失不可计数。D.三名游客私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幸遭遇雪崩。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毁家纾难”指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由“造成的损失不可计数”可知:文段想要表述的是大地震带来的困难状况:“毁家纾难”与句意不符:表达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8、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_。A.

7、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就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不取决于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先进与落后。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能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是阻

8、碍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C。9、调查报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_。A.政策性强B.纪实性强C.综合性强D.指导性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解析调查报告的特点:即针对性强和纪实性强。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_ A. 平等权 B. 受教育权 C. 环境权 D. 出版自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宗教信仰自由;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

9、举的权利;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妇女平等权利及婚姻、家庭、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环境权不属于基本权利范畴。故本题答案选C。11、61组织对长期发展战略式使命做出调整而引起的组织要素,结构等变化称为_。 A. 结构性变革 B. 综合性变革 C. 战略性变革 D. 方向性变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甲曾遭到乙的殴打,事后扬言要对乙报复。某日,乙路遇甲手持锄头迎面走来,以为甲将对自己行凶,便随手拾起一块砖头将甲打成轻伤,后查甲正好

10、是从田间劳作归来,乙的行为构成_。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假想防卫 D. 防卫过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本题中乙以为甲将对自己行凶,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此乙的行为构成假想防卫。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_。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

11、畴构成的体系。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故本题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 A. 绝对确定的 B. 纯属不确定的 C. 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 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一点是确定;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这一点也是确定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而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是由实践本身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决定的。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660题。 从早上9:00到11:00通过入口2进入展览馆的参观人数是_。 A. 224人 B. 27402人 C. 9237人 D. 9152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表格第二行可知,9:00到11:00通过人口2进人展览馆的有9237-9013=224人。应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是指_ A. 定任务、定人员、定机构 B. 定职能、定机构、定职务 C. 定任务、定职务、定职位 D. 定职能、

13、定机构、定编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D。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下列属于碳的单质的是_。A.活性炭B.大理石C.碳粉D.线型碳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A、B、C项均属于混合物:其中活性炭和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项线型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属于单质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主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_。A.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B.科学定位和主体界定C.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D.科学定位和合

14、理配置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主要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定政府职能:为各级政府界定出明确的权力范围和任务。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将承包经营权从农村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改革,将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赋予经营权以抵押担保权能。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 A. 抵押担保不会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B. 农民以经营权为抵押物,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 C. 土地承包权作为物权允许抵押 D. 工商企业到农村租赁土地不能改变所有权,不能改变土地用途,不能损害农民利益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将承包经营权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实现“一权变两权”,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新一轮改革,又将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实现“两权变三权”,并赋予经营权以抵押担保权能。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