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373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附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小华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中的“她”拍照,当小华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中成实像,像大小不变B平面镜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C照相机中成实像,像逐渐变小D照相机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初春,冰封的湖面

2、解冻B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C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3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中子星每1cm3的物质有101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17万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A金属锇B中子星C脉冲星核D超巨星4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狗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发声频率范围比人听觉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5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cm/sB12 m/sC1.2 m/sD1.2 km/s6物理课上,同学

3、们用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气球靠近空的易拉罐时被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在摩擦过程一定得到了质子B摩擦后的气球只能吸引导体材料C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D易拉罐和气球一定带了异种电荷7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0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8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景物在水中的像B小孩在镜中看到自己C勺子在水面处折弯D墙上的影子9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4、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比热容变大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种类水银酒精甲苯萘凝固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A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B池州市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C池州市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281时,萘处于固液共存态11下列做法中,可以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12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

5、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13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14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1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6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

6、100mB甲、乙是同时出发的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0-3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l0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17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ABCD18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B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C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D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1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A 瞄准鱼下方叉鱼B放大镜C湖中的倒影D水碗中的筷子20如图,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

7、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21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迄今为止,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这里的“音域宽广”指的是()A响度大B响度变化范围大C音调高D音调变化范围大2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

8、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B照相机是利用 A 点的成像原理制成的C蜡烛在 C 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将蜡烛从 C 移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变小23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4小明五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79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是()A12.45cmB12.365cmC12.448cmD12.37cm25为宣传“绿色出

9、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的速度向前行驶,小王以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26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同一首乐曲,很容易能分辨出用哪种乐器演奏的,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照镜子B日全食现象C “折断”的笔D山水倒影2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淡B它是水蒸气

10、,b处较淡C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29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8m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C女子800m成绩为40sD男子1000m成绩为50s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

11、示的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人工降雨是在云层中撒大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发生_,(物态变化名称),并_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发生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或_成小冰晶(物态变化名称)。32冰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在刚使用车上的空调时常易形成“雾气”,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司机视线,这是一种_现象,此时打开雨刷器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雾气”。33我们日常使用的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液化石油气均是使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的。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34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m处,远离平面镜0.5m,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中像的大小_

12、(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5夏日炎炎,李明在游泳池游冰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选填“快”或“慢”);真空中的光速为_m/s37 “B超”是利用_波来诊断病情的。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m。38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

13、”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另外一些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以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原理与下面_图相符,应配戴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39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_判断的;“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高;俗语“震耳欲聋”反映声音的_特征。40在数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_,步行的速度约1.2_,一个篮球的质量约0.6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时,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重力不同的物块甲()和物块乙()分别置于台秤中央,用大小为10牛的向上拉力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压力(的大小等于台秤的示数)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表一 甲物块()表二 乙物块()实验序号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压力(牛)实验序号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压力(牛)11013.381517.423010.094512.93606.3106011.34905.0119010.051206.31213512.961357.913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