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29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四川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2.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3.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衣着整洁B.言行一致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5.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6.在教育研

2、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A.教育现象及规律B.教育政策与法规C.教育理论与实践D.教育历史与现实8.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9.“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0.现代教学论认为,教

3、学方法是指A.教师教的方法B.学生学的方法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D.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11.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B.1912年C.1921年D.1949年12.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合作教学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D.分组教学1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D.永恒性14.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15.真正实

4、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业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市场经济1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17.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18.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具体方式?A.讲读式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19.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马克思主义创始

5、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1.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22.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毛泽东B.蔡元培C.周恩来D.朱自清23.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D.全班学生的教育24.某中学规定女生不许留

6、披肩发,否则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将被强制执行。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健康权C.隐私权D.人身权25.编选和情岛所反映的量A.客现事物与动机的关系B.客现事物与两趣的关系C.客理事物与爱好的关系D.客现事物与需要的关系二、判断题(8题)26.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7.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8.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9.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0.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1.课程计划是规

7、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2.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33.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7.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38.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39.短时记忆的特点40.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41.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2.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43.

8、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4.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5.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参考答案1.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3.B4.B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5.B6.A7.A8.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

9、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9.A暂无解析10.D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11.B暂无解析12.B13.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14.B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即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15.B暂无解析16.C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7.A课外校

10、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18.C讲搜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其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此方法更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中。19.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20.B21.C暂无解析。22.B近现

11、代教育史上,美育也受到重视。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废除尊孔读经的内容,增加美育,“以美育代宗教”,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23.C暂无解析24.D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和义务25.D情结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6.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7.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8.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9.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

12、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0.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1.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2.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3.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13、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34.瞬时记忆35.调节和监督36.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原理,我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受到人的知觉特点、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性差异等多方面影响。37.(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

1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方法。(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8.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贯彻要求有:(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39.(1)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4)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40.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41.(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42.(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43.(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适应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