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15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练习法D.情境教学法2.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4.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

2、B.社会性C.个体差异性D.相对独立性5.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6.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8.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A.分析、比较B.分析、综合C.综合、抽象D.分析、抽象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3、()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10.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道德的活动B.品德的活动C.政治素质的活动D.法纪观念的活动11.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12.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13.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14.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

4、教育领导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15.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16.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17.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18.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D.学生的年龄相同

5、但知识程度不同19.“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20.小明同学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邢老师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批评教育他。邢老师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明的A.名誉权B.健康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2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22.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23.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就成熟了,能够

6、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24.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25.人脑中提炼出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是下列思维的哪一个环节()A.综合B.分析C.抽象D.概括二、判断题(8题)26.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8.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

7、错误29.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0.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1.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2.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33.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37.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38.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9.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8、的教育学意义。40.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1.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42.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43.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4.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45.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A2.C3.A暂无解析4.D教育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体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任何一种教育,尽管受当时的社会所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5.C6.D7.D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

9、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8.B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9.B暂无解析10.B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11.C暂无解析12.C暂无解析。13.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14.A15.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16.D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

10、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17.D18.C暂无解析19.C20.C学生的权利主要是从学生作为学校中的受教育者这一特定身份出发的。根据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权利。题干中,小明的体育课时间被占用,他无法按教育教学计划参加体育课学习活动。因此,小明的受教育权被侵犯。21.C22.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23.C24.B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

11、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教育法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情理交融。它的影响方法带有愉悦性、非强制性、无意识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25.C抽象是人脑中提炼出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例如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的非本质的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26.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

12、27.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8.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9.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0.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1.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

13、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2.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3.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

14、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4.调节和监督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37.(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3)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接纳与自我欣赏(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性情绪38.(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9.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

15、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40.(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了解情况,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41.(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经验。42.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