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卷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2.教师以自身作为教育手段是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3.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4.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A.思维能力B.观察、记忆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
2、性C.长期性D.示范性6.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7.衡量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形成,应主要考察A.道德行为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8.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10.某人情绪发生快并且强度大,易冲动。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都质11.“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3、。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12.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13.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4.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5.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16.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17.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以得到他
4、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归属与爱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8.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19.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与校外活动C.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D.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20.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今后要重点推进_的改革与发展。()A.基础教育B.农村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2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22.20世纪
5、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论语B.大学C.礼记?学记D.理想国24.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5.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二、判断题(8题)26.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
6、误27.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28.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29.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0.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3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3.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
7、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37.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8.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39.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0.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41.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43.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44.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5.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1.A暂无解析2.A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是凝结在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这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3.D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杨贤江著)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原理,理论紧密联系
8、中国实际的不朽名著。本书阑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4.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5.C暂无解析6.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7.A本题考查品德的形成8.D9.B暂无解析10.C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黏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11.A12.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
9、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13.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4.D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5.A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确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它进行,因此它居于核心地位。16.B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
10、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7.C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8.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9.A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20.B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21.B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着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22.B23.C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
11、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24.C25.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6.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7.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28.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12、、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9.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0.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1.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
13、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32.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3.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4.人工概念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与体力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2)造成人片面发展的原因是旧式分工;(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4)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37.(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14、)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8.(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经验。39.(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适应环境的功能。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40.(1)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2)相对独立、自成体系。(3)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加以组织。(4)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是其最大的特点。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42.(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43.(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