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481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3.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4.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5.编选和情岛所反映的量A.客现事物与动机的关

2、系B.客现事物与两趣的关系C.客理事物与爱好的关系D.客现事物与需要的关系6.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布卢姆D.维果茨基7.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B.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D.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9.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A.195

3、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10.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12.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13.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4、)A.学科开设顺序B.教学时数C.课程设置D.学年编制14.下列不属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是A.实事求是原则B.互相接纳原则C.社会交往原则D.维护自尊原则15.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A.五六岁至十一二岁B.三岁至五六岁C.五六至十三四岁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1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17.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18.学校进行教育和教

5、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19.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C.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2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与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2.王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公而忘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特征体现的是A.

6、品德B.气质C.本能D.理想23.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A.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B.认知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能力24.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5.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二、判断题(8题)2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27.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28.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29.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0.只要能教好

7、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2.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37.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38.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39.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40.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1.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

8、3.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4.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45.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B2.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3.A4.B5.D情结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C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7.A暂无解析8.C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展开的。但有时候,学生的这四个方面会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9.B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出改革“两条腿走路

9、”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10.A11.A“三雏”课程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12.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13.C暂无解析14.A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进循互相接纳、社会交往、维护自尊、情境控制等基本原则。15.A婴儿期03岁,幼儿期35、6岁,童年期5、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16.A17.C18.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

10、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19.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20.A暂无解析21.D暂无解析22.A暂无解析。23.B24.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25.D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客易接近,彼

11、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26.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27.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28.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9.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

12、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0.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1.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2.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

13、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37.(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8.(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4、。(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39.(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开朗热情,外向,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勇敢果断。(2)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爱好广泛但易变化。外胆多,强高低(3)黏液质:安静沉着,老成持重,言语动作迟缓、不灵活,内向,自控力强,坚韧执着,感情比较淡漠。(4)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情绪很少外露,内向,谨慎,孤僻,对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内黏抑,强低高。40.(1)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41.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4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43.(1)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44.(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