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2.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合作教学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D.分组教学3.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A.组织学生活动B.做好家访工作C.做好德育工作D.指导团队工作4.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被称为A.情境模式B.实践模式C.过程模式D.目标模式5.
2、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和学习往往差。这种师生关系类型是()A.漠视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放任型6.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7.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8.技能的活动方式是()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9.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3、.班织税课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11.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1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B.学校的规章制度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13.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1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练习法D.情境教学法15.凯教育对政治
4、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16.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1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18.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9.教师是教
5、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20.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21.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2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23.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开设顺序B.教学时数C.课程设置D.学年编制24.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6、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25.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二、判断题(8题)26.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7.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8.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29.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0.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1.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2.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3.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
7、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7.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3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9.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0.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1.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42.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3.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44.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5.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B社会惰化是指个
8、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题干所述的现象就属于社会惰化。2.B3.C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4.D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5.D师生关系类型主要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题干所描述的就是放任型的基本特征。6.A7.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8.A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
9、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9.C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意志机敏的表现,是善于辨明是非真伪,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应付复杂情境,迅速而合理地处理矛盾的能力。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冒失。10.A暂无解析。11.A暂无解析12.D13.B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4.A15.B16.D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7.B18.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
10、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9.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0.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21.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22.B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11、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3.C暂无解析24.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25.C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26.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
12、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27.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8.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29.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0.A由于刺激
13、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1.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2.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3.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
14、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义务教育36.(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7.(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存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38.(1)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9.(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2)了解情况,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4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再次,表现在教的“教育机智”。41.(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