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29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模拟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情。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2.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又劳动者和接班人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又建设者和接应人C.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D.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技能的活动方式是()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4.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

2、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D.全班学生的教育5.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6.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7.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8.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9.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3、()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10.小明仰望天空,以蓝天为背景看到白云像一座雪山,而以白云做背景看到天空像蓝色海洋。这种对象和背景的转换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哪一种情绪状态()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3.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

4、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4.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15.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6.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17.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18.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布卢

5、姆D.维果茨基19.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21.编选和情岛所反映的量A.客现事物与动机的关系B.客现事物与两趣的关系C.客理事物与爱好的关系D.客现事物与需要的关系22.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娶卵学制C.壬子要丑学制D.壬成学制23.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24.根据学科

6、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25.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A.情绪B.性格C.兴趣D.动机二、判断题(8题)26.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7.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8.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0.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A.正确B.错误31.气质无好坏之分,性

7、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32.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37.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8.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39.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40.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41.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2.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

8、位论的基本观点。43.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4.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45.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D2.D结养地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又建设者和推监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进“平总书记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径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排。3.A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4.C暂无解析5.A题干所述为教育的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6.C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

9、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7.B8.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9.D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10.A暂无解析。11.B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着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12.C暂无解析13.B暂无解析14.C

10、15.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16.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17.C18.C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19.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20.B21.D情结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2.B王实学制是中国细方的

11、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杂甲学制主要承量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读学划明文规定教育旧的是“选君,单孔,向公,南责,内案”明显及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网”的思想。另外,还规文不许男女同枝,轻视女子孩育,保现了平监民地平并建的特点。23.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24.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5.A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2、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成内部驱力。26.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7.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

13、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0.A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31.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14、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32.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人工概念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7.教育为一定的经济服务,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重要。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再生产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与作用。38.复杂性是由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示范性是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39.(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