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30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2.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3.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的原则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5.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家庭影响B.学校

2、教育C.先天遗传D.社会环境6.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7.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8.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9.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10.注意除了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外,还有()A.代替功能B.预见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与监督功能1

3、1.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教育法C.自我修养教育法D.陶冶教育法12.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1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15.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

4、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16.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17.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18.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A.定势B.能力C.习惯D.技能19.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

5、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20.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21.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22.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23.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4.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25.课外校外教

6、育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二、判断题(8题)26.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7.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8.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9.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32.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

7、误3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37.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38.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39.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40.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41.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42.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3.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4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

8、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A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他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班级授课制和统一学制的思想;教学原则体系和课程体系。2.D3.C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4.D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5.B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6.B7.C8.C暂无解析9.C暂无解析10.D11.A暂无解析

9、12.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13.A“三雏”课程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14.A15.A暂无解析16.B17.C暂无解析18.D19.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0.BA、B、C、D项都是德育的常用方法,其中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21.B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

10、定的品质。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22.D23.A24.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25.C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26.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7.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

11、。28.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9.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0.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12、因材施教原则。31.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32.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3.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调节和监督

13、36.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贯彻要求有:(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37.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38.(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

14、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9.(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40.(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41.(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原则。(3)耐心倾听原则。(4)疏导原则。(5)促进成长原则。(6)预防原则。(7)细致询问原则。42.(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3.(1)现代化教学手段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