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2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2.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3.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5.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

2、人和小组相结合6.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7.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A.情绪B.性格C.兴趣D.动机8.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9.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等教学思想的文献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10.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11.掌握学习

3、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卡罗尔B.奥苏贝尔C.布卢姆D.沙塔洛夫12.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13.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14.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A.思维能力B.观察、记忆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15.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6.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的原则B

4、.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7.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1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9.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A.连续性、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

5、.复杂性、创造性21.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2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继承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独立性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24.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2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二、判断题(8题)2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

6、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7.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8.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29.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0.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2.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3.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

7、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37.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38.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39.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40.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1.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42.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43.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4.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5.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参考答案1.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

8、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2.A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3.C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4.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5.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

9、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6.A7.A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成内部驱力。8.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9.C10.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

10、生划分等级。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就是终结性评价。11.C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掌握学习理论,即“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12.D13.C14.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15.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16.C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1

11、7.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18.A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19.A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20.C“其身正,不令而行;

12、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1.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2.B23.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24.A25.B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指

13、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6.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7.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8.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9.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

14、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0.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1.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2.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3.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替代强化36.(1)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2)相对独立、自成体系。(3)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加以组织。(4)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是其最大的特点。37.(1)人的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