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98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要素的是()A.主题B.策略C.程序评价D.范围2.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动作示范、动作反馈和A.类化B.练习C.联想D.竞赛3.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5.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

2、展6.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7.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9.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

3、平等、教学相长10.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这体现的动作技能特点是A.动作进行的外显性B.动作结构的展开性C.动作记忆的内隐性D.动作对象的物质性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语义编码B.听觉编码C.视觉编码D.模像编码12.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13.“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1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珠能力的是A.记忆能力B.绘画能力C.思维能力D.想象能力15.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

4、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6.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7.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18.我国于1985年颁布的,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改革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C.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A.教师、活动、

5、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20.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21.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22.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A.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B.认知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能力23.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24.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6、D.发展性评价25.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被称为A.情境模式B.实践模式C.过程模式D.目标模式二、判断题(8题)26.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8.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29.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0.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1.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3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

7、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3.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7.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8.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39.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40.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1.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4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43.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4.

8、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5.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参考答案1.D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评价等,不包括范围。2.B动作技能的形成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进行有效练习、动作示范和动作反错。3.A4.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5.D6.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7.C社会

9、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8.CA、B、C、D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D10.B动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星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11.C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其中,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

10、编码方式。12.A13.A14.B暂无解析。15.D暂无解析16.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17.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8.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19.C20.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21.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11、“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22.B23.D24.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25.D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26.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7.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8.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

12、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29.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0.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

13、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1.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32.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3.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14、(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义务教育36.(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7.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38.(1)教师教的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教态从容自如。(2)学生学的标准: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上述要点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