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90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2.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3.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A.自愿、灵活、实践B.自主、自立、自愿C.自愿、自主、自立D.自主、自立、实践4.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5.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6.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

2、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写作技能C.驾驶技能D.运算技能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9.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10.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魏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11.“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

3、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2.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1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B.增强学生体质C.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D.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14.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开设顺序B.教学时数C.课程设置D.学年编制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16.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

4、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情。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17.杨华最近对学习、娱乐没有兴趣,觉得生活没有价值和意义,常常感到前途悲观,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和无助。他的这种消极情绪属于()A.抑郁B.悲哀C.焦虑D.恐惧18.我国于1985年颁布的,旨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改革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C.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

5、育D.教育过程20.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21.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2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2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24.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理性情绪理论25.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B

6、.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二、判断题(8题)26.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27.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8.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3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3.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

7、(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四、简答题(10题)3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7.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8.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39.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40.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1.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42.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43.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1.B暂无解析2.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

8、现。3.A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4.A5.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6.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7.C本题考查动作技能8.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9.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10.B直观

9、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11.A暂无解析12.D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客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13.B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体育的具体任务包括:(1)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接能,使

10、学生养成科学假热身体的习信:(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器机品德教育:(4)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14.C暂无解析15.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16.D17.A18.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19.B20.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21.D暂无

11、解析22.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23.C24.C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25.B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26.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7.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

12、,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28.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

13、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1.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

14、。32.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3.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34.非正式群体35.人工概念36.(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3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再次,表现在教的“教育机智”。38.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39.(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的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取;(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主要是书本知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