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40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观点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主体性与示范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复杂性与创造性3.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情境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4.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5.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2、A.语义编码B.听觉编码C.视觉编码D.模像编码6.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的合作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7.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写作技能C.驾驶技能D.运算技能8.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B.增强学生体质C.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D.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1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A.自愿、灵活、实践B.自主、自立、自

3、愿C.自愿、自主、自立D.自主、自立、实践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4.美育即()A.社会美教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15.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与创造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主体性与示范性16.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

4、主观判断,称为A.自尊B.自信C.自我效能感D.自我意识17.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A.思维能力B.观察、记忆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18.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19.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20.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21.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

5、高中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22.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掌握学习”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C.“导学式”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2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24.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25.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二、判断题(8题)26.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27.性格

6、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28.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9.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30.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31.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2.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3.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智力的定义

7、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37.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38.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4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2.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43.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4.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45.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参考答案1.D2.D暂无解析。3.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4.A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为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

8、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5.C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其中,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6.A7.C本题考查动作技能8.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9.B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体育的具体任务包括:(1)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接能,

9、使学生养成科学假热身体的习信:(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器机品德教育:(4)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10.A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11.C暂无解析12.C13.D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4.D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15.D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

10、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16.C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一个新概念,即“自我效能”,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强化),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17.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18.C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采取决定,迅速做出反应。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

11、的内心体验。19.C20.A21.B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22.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23.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24.A暂无解析25.B26.B教师

12、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7.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

13、人格概念不同。28.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9.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0.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

14、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1.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2.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3.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非正式群体36.(1)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属于智力。(2)

15、影响因素: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能动性。37.(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对兴趣的依存性。(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4)个性特点。38.(1)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2)可以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3)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39.(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劳动。(7)课外阅读活动。40.(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