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639651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八(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八一单选题(共60题)1、在德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对行为规范不理解,认识不到位,常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对此,教师应从()着手展开德育工作。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答案】 A2、“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针对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急D.应激【答案】 A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应有的责任感B.积极的社会功能C.应有的义务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答案】 B4、2011年单项选择:教师以微笑点头的方式赞许王芳主动帮助同学解决矛盾,这体现

2、了情绪的()功能。A.信号B.感染C.调节D.激励【答案】 A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A.理想国B.巨人传C.教育论D.爱弥儿【答案】 D6、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初期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答案】 A7、(2021年上半年真题)教师向学生依次呈现一组单词,要求他们记住,随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单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答案】 B8、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

3、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情操【答案】 B9、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B.可以减少人口数量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答案】 B10、我国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11、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A.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

4、规和秩序取向阶段【答案】 C12、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A.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13、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答案】 C14、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答案】 C15、李勇是一个内向的男生,到了青春期尤其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看到人群就绕道。李勇这种情况属于( )。A.焦虑症B.恐惧症C.孤独症D.抑郁症【答案】 B16、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A.时代性B.经济性C.强制性

5、D.创新性【答案】 C17、 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处,小丽只想到扣衣服,却想不到其他用途,这种现象说明( )。A.功能迁移B.功能固着C.功能转换D.功能变通【答案】 B18、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答案】 B19、2013年单项选择:“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 B20、小铭在填报志愿时对林老师说“我希望长

6、大后能成为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B.广延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 D21、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答案】 B22、奧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 C23、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一论断表明( )。A.遗传素质最终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答案】 B24、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

7、的人格障碍属于()A.强迫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冲动型人格D.回避型人格【答案】 B25、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答案】 D26、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答案】 D27、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被称为() A.问题解决B.概念形成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答案】 A28、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A

8、.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答案】 C29、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的()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30、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答案】 D31、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答案】 B32、福勒和布朗根据( )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

9、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A.教师的教学能力B.教师的需要C.教师管理能力D.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答案】 B33、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波斯纳B.皮亚杰C.加涅D.罗森塔尔【答案】 A34、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起他(她)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她)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的()。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印象D.投射效应【答案】 B35、(2021年下半年真题)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老师贯

10、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性【答案】 A36、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答案】 B37、(2020年真题)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A.人本主义学习观B.行为主文学习观C.认知主义学习观D.建构主义学习观【答案】 B38、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思维的不可逆性B.具体逻

11、辑推理C.以自我为中心D.守恒概念的形成【答案】 D39、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答案】 A40、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答案】 D41、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 D42、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B.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C.教育者和教育内容D.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答案】 A43、据论语所载,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后学记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都是强调了()。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44、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答案】 A45、“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