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5772322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3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 过洞庭》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部编版语文语文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学习目标1.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了解了解张孝祥张孝祥及本词的创作背景。及本词的创作背景。2.2.品读诗歌,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品读诗歌,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3.3.鉴赏词章,鉴赏词章,理解理解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术手法手法。翩翩笔墨歌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读作者读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读

2、作者读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张孝祥是主战派,主张收复中原,反对议和。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诽谤而被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词。读词章读词章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洞庭洞庭/青草,近青草,近/中秋,更无中秋,更无/一点一点/风色。玉鉴风色。玉鉴/琼田琼田/三三万顷,万顷,着(着(zhuzhu)我我/扁(扁(pinpin)舟舟/一叶。素月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共影,表里/俱俱/澄澈。悠然澄澈。悠然/心会,妙处心会,妙处/难与难与/君说。君说。应念应念/岭海岭海/经年,孤光经年,孤光/自照,肝肺自照,肝肺/皆皆/冰雪

3、。短发冰雪。短发/萧萧骚骚/襟(襟(jnjn)袖冷,稳泛袖冷,稳泛/沧(沧(cngcng)浪浪/空阔。尽空阔。尽挹(挹(yy)/西江,细西江,细斟(斟(zhnzhn)/北斗,万象北斗,万象/为为/宾客。扣宾客。扣舷(舷(xinxin)/独啸,不知独啸,不知/今夕今夕/何夕。何夕。念奴娇念奴娇过洞庭过洞庭品词章品词章鉴赏上阙鉴赏上阙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难与君说。上阙告诉我们,作者上阙告诉我们

4、,作者来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字词来概括。的字词来概括。悠然悠然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这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过洞庭。“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更无一点风色”点明风平浪静的环境氛围。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三万顷三万顷 玉鉴:玉镜玉鉴:玉镜琼田:玉田琼田:玉田湖湖水的明净光洁明净光洁比喻比喻扁舟扁舟一叶一叶湖面的广阔无垠湖面的广阔无垠夸张夸张对比对比 一大一小的对比,既写出了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素”,白色

5、。皎白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明河”,银河。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澄澈的特征。“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它包含了哪两层意思?第一层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第二层写三万顷湖面扁舟上的我,有如秋月秋水一般,内心澄澈,没有一丝污浊。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作者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作者为什么写作者为什么写“妙处难与君说妙处难与君说”?“难与君说难与君说”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景色美,体验妙。景色美,体验妙。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所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6、忘言”。诗人受政敌诽谤而被罢官,受政敌诽谤而被罢官,内心深处孤独,无处诉说,无人可说。品词章品词章鉴赏下阙鉴赏下阙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诗人张孝祥,因遭馋言而被罢官,北归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词。从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哪些词句又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呢?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孤独的月光正是作者的一种孤独的月光

7、正是作者的一种自喻自喻。作者在岭外一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自信作者在岭外一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自信光明磊落光明磊落,如月光,如月光自照,却仍受到了他人诬陷,自照,却仍受到了他人诬陷,内心孤独内心孤独。“肝肺皆冰雪肝肺皆冰雪”与上阕的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互为呼应,表明诗人诗人胸襟坦白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诗人,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诗人高洁人格高洁人格的象征的象征。萧骚:这里指头发稀疏。襟袖:这里指衣服单薄。短发萧骚襟袖冷,承接上句,作者遭到诬陷,感受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稳泛沧浪空阔,作者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作者虽遭贬,变得萧

8、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更显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更显洒脱、豪迈,心胸开阔洒脱、豪迈,心胸开阔。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挹,舀也,景德传灯录中有“侍女一口挹尽西江水”的句子,此处借用典故,表明作者也有“一口挹尽西江水”的开阔心胸。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指我有北斗,不能装酒。这首词则反其意而用之。诗人化身为万物之主,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诗人化身为万物之主,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陪我纵情豪饮,体现出万物为宾客,陪我纵情豪饮,体现出豪迈豪迈的气概和的气概

9、和天人合一的超然的超然境界。境界。尽挹西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啸啸”也可作也可作“笑笑”。作者在。作者在“笑笑”什么?什么?寄情湖光的微笑;寄情湖光的微笑;“肝肺皆冰雪肝肺皆冰雪”的傲笑;对谗言之徒的嘲笑。的傲笑;对谗言之徒的嘲笑。“扣舷扣舷”与与“独啸独啸”,一个动作和一个声音的配合,传神地勾勒出,一个动作和一个声音的配合,传神地勾勒出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公豪迈豪迈的形象。的形象。用典。苏轼在念奴娇用典。苏轼在念奴娇中秋写到:中秋写到:“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知何夕!”诗人借用此语典,诗人借用此语典,呼应呼应前面的前面的前面的

10、前面的“近中秋近中秋近中秋近中秋”,表示对中秋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诗人品性:诗人品性:景物特点:景物特点:静静平静平静开阔开阔心胸宽阔心胸宽阔澄澈澄澈肝肺冰雪肝肺冰雪(外)(外)(内)(内)(天)(天)(人)(人)表里俱澄澈表里俱澄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手法。我们把词中我们把词中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和和诗人的品性诗人的品性放一起,放一起,发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析词章析词章鉴赏手法鉴赏手法上阙着重上阙着重写景写景,突出写,突出写洞庭湖洞庭湖的澄澈的澄澈。下阙着重下阙着重

11、抒情抒情,重点写作者,重点写作者内心的澄澈内心的澄澈。洞庭湖是洞庭湖是澄澈澄澈澄澈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澄澈澄澈澄澈的,塑造了光明磊落、胸怀的,塑造了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诗人形象。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诗人形象。作者追求的正是作者追求的正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境界。析词章析词章总结全词总结全词析词章析词章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念奴娇过洞庭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的山水美景,诗人由此抒发的感情一样吗?请结合诗句分析。不一样。不一样。登岳阳楼作者由登岳阳楼作者由“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景,之景,联想到联

12、想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之悲,进而抒发了之悲,进而抒发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之忧,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之忧,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念奴娇过洞庭作者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愉快的心情,再通过“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等句彰显了磊落的襟怀,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超脱的气度。听诵读听诵读感悟境界感悟境界谢谢 谢谢 观观 看看高一高一部编版部编版语文语文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诵读广州市玉岩中学 胡卉丰念奴娇过洞庭答疑解惑1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解答】比喻 夸张上片“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中,把湖水

13、比作“玉鉴琼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湖水的平静、澄澈。“三万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阔。因此,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2词的下片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孤光自照”,写出了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肝肺皆冰雪”,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身的清白,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短发萧骚襟袖冷”,抒发了诗人年华逝去的感叹和仕途失意的落寞、苍凉。词的后五句,运用想象,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抒发了作

14、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和豪迈。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简要赏析。【解答】注意炼字,“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意象宏大,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凸显豪放之气。想象奇特,使诗歌气魄宏大。诗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采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能一口吸尽西江水,以北斗大勺作酒器,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情。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念奴娇过洞庭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岳阳楼记描写白

15、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念奴娇过洞庭描写月下洞庭湖的静态之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的风平浪静,“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5 5.念奴娇念奴娇过洞庭和赤壁赋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过洞庭和赤壁赋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其思想感情的异同。相同点: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相同点: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

16、,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美景有苏轼面对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然美景之中。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之后,但念奴娇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之后,但念奴娇过洞庭用过洞庭用“表表里俱澄澈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赤壁赋用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赤壁赋用“冯虚御风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谢谢 谢谢 观观 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