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

上传人:职** 文档编号:374914539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目 录CONTENTS本期主题:2018年中国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及2019年发展预测 1一、三大战略纵深推进 6(一)京津冀 6(二)长江经济带 8(三)“一带一路” 10二、四大板块协调推进 13(一)东部地区 13(二)中部地区15(三)西部地区 16(四)东北地区 18三、年经济发展预测 19(一)三大战略的发展预期 19(二)四大板块的发展预期 21本期主题:2018年中国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工业经济分析及2019年发展预测3 期9一、三大战略纵深推进(一)京津冀工业经济相对平稳。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8年京津冀GDP达851339.9亿元,其

2、中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为30320亿元、18809.6亿元和36010.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6%、3.6%和6.6%。从工业增加值看, 2018 年三地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5125.3亿元,较上年增加229.5亿元,但北京增速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效益看,企业盈利能力不容乐观。2018 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3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3%;河北实现2211.7亿元,较上年减少500多亿。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三地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不断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

3、要支撑。北京人工智能、无人机、大数据、医药健康、5 G等高精尖产业加速集聚发展,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和7.8%,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2%。天津产业调整成效开始显现,2018年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 . 8 %,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河北加速“腾笼换鸟”,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生铁产量下降3.9%,平板玻璃产量下降1.7%,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分化

4、。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京津分别下降41.5%、22.0%,河北增长8.2%。从投资领域看,北京加大了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天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下降,但重点领域逆势增长, 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1.2%、7.0%。河北除了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外,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增长了28.6%。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京津冀在全国属于

5、利用外资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三地实际使用外资312.4亿美元,占到全国23.1%。其中,北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吸引外资占北京市全部外商投资的40%;河北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46个,增长26.8%。三地“走出去”步伐加快,北京全年境外实际投资额70.5 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5.5%;天津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32家,对外投资中中资占21.1亿美元;河北对外投资额中中资占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中外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天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河钢塞尔维亚钢厂、长城汽车俄罗斯图

6、拉州汽车制造等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多重因素致增长动能不足。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明显, 工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传统工业下行压力较大,加上北京严格限制一般制造业发展,三地传统工业对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减弱。新兴产业虽然增速较快,但仍处于成长期,成规模的产业仅有高清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少数几个产业,相对于三地庞大的产业体系来说,规模偏小,还不足以带动整个地区发展。三地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地产业结构的不平衡问题突出,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1%,天津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8.6%,两地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较高,而河北服务业还不到50%。三地创新能力差距依然较大并有扩大趋势, 201

7、8年京津冀每万人专利数分别为112、20.6、3.32件,河北只是北京的1/33、天津的1/6,而2017年河北是北京的1/30,二者之间差距不降反升。工业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45万元/人,而天津、河北还不到25万元/人。三地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产出效率落差较大,导致发展目标导向存在差异,仍制约着三地协同发展。(二)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整体有所放缓。2018 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402985.2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44.8%。全部工业增加值(江苏、浙江数据缺失)约为81826.2 亿元,比上年增加1509.5亿元,但整体增速回落,其中上海、重庆分别

8、下降4.9、8.3个百分点。从工业投资来看,2018年长江经济带工业投资额约为64119.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0%,比2017年提高5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来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1万亿元,较2017年有9个省市的利润增速有所回落。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2018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约为15%。如浙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3.7%,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1.5%;安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为2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6.1%。从创新能力看, 2018年长江经济带发明专利授权量155600件,占全国比

9、重为36%。其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长三角地区排在全国前列,上海、江苏分别为47.5、26.45件,远远超过全国11 . 5 件的平均水平。此外, 上海、江苏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为1303.2亿元、1152.6亿元,增速分别为50.2%、32%,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日益显著。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长江沿线11省市未来如何实现工业绿色发展作出了明确指引。2018年各省市绿色投入不断增大,取得的成效显著,如上海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989 . 19 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左

10、右。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安徽、湖北、重庆、贵州的单位GDP 能耗分别下降5.4%、3.0%、2.5%、6 . 5 %; 浙江、江西、云南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 . 8 %、4.8%、5.9%。东高西低发展不均衡。长江经济带人均GDP东中西梯次发展不平衡。工业增加值西部与东中部相比差距也较大,上海、江西工业增加值是云南、贵州工业增加值的近两倍,湖北、湖南是云南、贵州的三倍。工业投资方面,重庆、贵州、云南西部省市工业投资额较东中部省市差距较大。创新能力上,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中西部省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不足。长江流域内各省市区域协调机制还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各地在

11、招商引资、市场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激烈竞争,区域发展同质化,如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有9个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主导产业。产业协作水平较低,如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缺乏跨区域的合作, 没有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三)“一带一路”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有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带动沿线地区工业经济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的平稳增长。2018 年,“ 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38358.8亿元,较2017

12、年同比增长2.9%,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3%,比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0950.1亿元,较2017年下降1.3%,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重达到46.6%,比2017年提高4.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取得较大突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推进, 依托科技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开始发力。2018专利授权量达到158159件,同比增长8.5%,占全国比重达到46.6%。特别是上海、浙江和广东创新优势突出,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1355件、32557件、53252件,占沿线各省区市的65.3%,优势十分

13、明显。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于2017年首次超过江苏跃居全国首位,2018年蝉联全国第一。报告显示,广东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均排名全国首位, 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分别排名全国第四位、第三位。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源头,西南的重庆、西北的陕西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并构成彼此相连的地带,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创新引领、带动和示范的作用。报告中显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在第一位,比2017年上升三位,陕西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均比2017年上升四位。对外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增强。2018 年,“ 一带一

14、路”沿线18个省区市进出口总额高达175887. 2亿元, 占全国比重为57.7%。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已成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各地积极布局,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如,广西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为契机, 推动西南出海大通道升级,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格局。同时,各省区市间也加强协同,共同开拓市场。如,为加强各综保区之间口岸资源共享、政策功能互补、特色产业合作,通过推动园区协同发展,建立综保区粮油通关便利联盟,逐步发展松散型贸易自由区等方式加强地区间合作。兰州新区综保区与阿拉山口、西安、银川、二连浩特、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之间,建立了各综保区之间项目互荐、信息共

15、享和联合工作三项合作机制。沿线各省区市工业经济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西快东慢”、“南强北弱”的态势,而“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旧突出,总体趋势与国家现有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相符。从工业经济增速来看,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上海为1 . 9 %, 浙江为7.3%,黑龙江为3.0%,而西藏和云南分别高达12.5%和11.8%。但增速差异化不能掩盖各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就工业增加值规模而论,上海工业增加值是西藏的182 倍,是新疆的5.6倍。传统工业强省凭借其扎实的工业基础、集聚的创新资源和雄厚的资本等,进入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行的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当前,“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区市中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及日用消费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很大比重),这些产品的产品链条短,附加价值低,对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