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7337976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汉武帝对专为皇室管理财产和生活事务的少府机构作出了调整,将其所掌管的一些税收转交给管理国家财政机构的大司农。同时,打破了少府收入为皇室专用的常规,在非常时期以少府收入用于国家开支。这一调整( )A.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旨在完善官僚政治体系C.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D.打击了皇族和外戚势力2、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A.造

2、成了地方机构臃肿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3、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A.推动了民主进程B.颠覆了寡头统治C.削弱了元首权力D.保留了共和因素4、阅读表格内容,概括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是( )国家汉朝罗马帝国印加帝国政治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元首制行省制国王四大政区A.罗马帝国政治独特B.政治制度出现相似性C.文明之间交流频繁D.文化丰富多样且并存5、1927年11月18日,湖南“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并设立了民政、财经、

3、青年、妇女等工作部门,最高权力机关则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工农兵代表集体决策后,交给政府执行。由此可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A.贯彻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B.积极践行民主集中制C.重视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D.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6、齐国管仲变法中,按照地形将人口划分为由中央政府直辖的各级单位,建立了统一的税收 体系,还实施了主动型的经济政策,如力图控制市价(平准)、规定度量衡和鼓励发展贸易 等。由此可知,齐国( )A.建立起完备的税收系统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实行工商业的官府垄断D.强化集权统治提升国力7、1896年,梁启超发文指出:“上观百世,下观百世,经世大法,憔本朝为善变。入关之初,即下雜

4、发之令,顶戴翎枝,端罩马褂,古无有也,则变服色关;用达海创国书,借蒙古字以附满洲音,则变文字关”梁启超此论意在( )A.论证文字变革的重要作用B.探究清初的改革措施C.消再满汉之间的文化差距D.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8、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复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A.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B.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C.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D.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9、汉代在秦代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如县派出廷掾部对乡实施监察之职。这体现了当时( )A.行政效率大幅提升B

5、.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干预C.吏治腐败得到根治D.地方治理体系趋向严密10、18341841年,英国开始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部门进行入门考试。后来,济贫办、教育部、公共建设工程部的总务办等部门也采用考试入职并取得较好成效。随之,考试开始从中央向地方普及,许多城镇都不再接受赐官制。上述变化( )A.确认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B.扩大了行政部门职能C.体现了官僚体系的理性化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11、民国北洋政府前后16年间虽然举办两届四次文官考试,总计录取1479人,但这一人数与当时充斥官场的大量旧式官吏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据此推断,文官考试( )A.旨在维护政府的专制统治B.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C.

6、体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D.完全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12、商朝迷信鬼神、“上帝”,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创造了“德治”“敬天保民”等概念,并将商朝的“上帝”代入其中,以“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来解释西周代商的原因。这表明周朝( )A.具有一定人本主义色彩B.采用儒家思想治国理政C.彻底摆脱神权思想束缚D.为推行分封制寻找依据13、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对乡饮酒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参加宴饮的人必须依序列坐,“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这可用于印证明朝( )A.地方治理趋于完善B.基层教化实现了法制化C.社会风气逐渐僵化D.国家礼法向民间的渗透14、下图

7、为法国纪念一部法典颁行20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该法典( )A.是首部资产阶级法律文件B.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C.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法律D.在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1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A.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普及B.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C.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D.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6、“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

8、而产生的自我称谓。人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 )A.源自于地城文化双向交流B.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C.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D.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17、下列两则史料能用来说明西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有( )护乌桓校尉的管理职责加强对西域的治理和开发张骞探索西南丝绸之路驿站和文书邮传制度运行A.B.C.D.18、下图贞德(1412-1431),在英法战争中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决。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宗教改革影响广泛B.封建特权渐遭削弱C.天赋人权深入人心D.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9、下表是对191219

9、39年中国近代报刊文章标题、正文中使用“中华民族”的次数统计情况。这表明该时期( )时间次数每年平均次数19121918456191919301481123193119394734526(其中1936年后都在500多次以上)A.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壮大C.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不断加深20、阅读下图,对该“纲要”的颁布解读正确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一九五二年八月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治区第三章自治机关第四章自治权利第五章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第六章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原则第七章 附则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0、权利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落实了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A.B.C.D.21、1954年8月,法国公共舆论研究院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3%的民众认为法国政府应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比1950年2月的调查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的出现得益于( )A.冷战之下法国和美国对抗的加剧B.经济复苏提升了法国的经济实力C.中国的外交表现赢得了国际认可D.求同存异方针在法国进一步传播22、下图是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造成货币使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地域性特色B.经济重心的转移C.政局稳定指数的差异D.统治者货币政

11、策23、下表为两部史书中关于交子记载。据此可知( )史书朝代作者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焘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宋史食货志元朝脱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A.时代不同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D.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24、归纳概括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以下选项中主题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主题内容A早期国家的制度建设禅让制井田制郡县制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刀耕火种铁犁牛耕郑国渠C赋役制度的发展演变编户制度租调制两税法D不断完善的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十三

12、州刺史科举制A.AB.BC.CD.D二、材料题25、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的文官制度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与政治是一体的。“一朝君主一朝臣”,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与其他王朝一样,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凡科举及第取得做官资格者,须经过吏部再试宏词,成绩优异者,方可入仕,授官。唐代文官制度,对官吏的级,为官过程与出仕,都有详细周密的规定。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摘编自柳捷,杨成炬中国

13、传统吏治特征的现代分析以唐代文官制度为例材料二:1870年6月4日,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第二个关于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其中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考试合格者,一经培训即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工作。此后,“文官逐渐被看成是模范的政府官员,廉洁、无政治色彩和全力以赴,受到其他国家的美慕”。英国确立的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的原则。在任的文官不得参加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要公平公正地为每一个执政党服务。英国政府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文官是终身职业,不随执政党的更换而更换,不受选举的胜负或者政治浪潮的起伏影响,若是不违法则不得被随意免职。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

14、度的建立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文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唐代文官制度相比,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据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材料二:中国户籍制度的现代化转型是从清末民初开始起步的,当时的执政者把推行现代户籍制度作为实现宪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条件。国民党执政时期,国民政府把户政建设视为“庶政之母”,列为“训政时期”基础性的国家政治建设,即使十四年抗战时期也没有停顿,从而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现代户籍法律体系。但是,这个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