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

上传人:蓝****B 文档编号:36822334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培训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心理测验技能教材一、概述测量与测量量表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主要元素:1 事物 2 数字 3 法则.测量要素:1 参照点 2单位参照点:1 绝对零点 2 相对零点单位 1 确定的意义 2 相同的价值2心理测验技能教材(一)、测量量表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将事物数量化,即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命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等比量表3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命名量表命名量表:这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者将事物分类.顺序量表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类别

2、的大小或者含有某中属性的程度.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比顺序量表又进一步,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等比量表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所得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4心理测验技能教材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验的定义:根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2、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5心理测验技能教材(三)、心理测验的分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3、人格测验2、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文字测验、操作测验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客观测验、投射测验4、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5、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6心理测验技能教材 (四)、纠正错误的测验观1)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2)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7心理测验技能教材(五)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智力测验:WAIS、SPM、CRT,求助者特殊要求或对方有可疑智力障碍人格测验:MMPI、16PF、EPQ,有助于了解人格特征,对问题深入了解,针对性开展

4、咨询,MMPI了解对方精神是否异常心理评定量表:精神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恐怖量表等,了解心理障碍存在与否及程度8心理测验技能教材 (六)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经过与助手西蒙(T.Simon)的精心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综观心理学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4)人格测验的发展9心理测验技能教材二、测验的常模二、测验的常模10心理测验技能教材统计学基本知识统计学基本知识总体、样本与个体总体、样本与个体总体总体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母体)总体的

5、特征无法进行一一测量,只能通过样本来推测。个体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元个体特征可以测量,但因其随机性太大,常常不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样本样本构成总体的一个部份,常用“n”或“N”来表示。可以被测量,常将其特征来代表总体特征。样本从总体中抽出,存在抽样误差,某些抽样误差可以控制,但随机误差不能控制。在心理统计中,n30称为小样本,n30称为大样本。11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次数、频率和概率次数、频率和概率次数(频数)次数(频数)指某一事件出现的回(次)数简单计数,常用f来表示。频率频率指相对次数,所观察发生某一事件与总体事件的比率,常用来表示。概率概率又称机(会)率,用P来表示。估计概率和真实概率

6、估计概率:由一定数量的观察中得到频率真实概率:事物真实发生的频率当观察数量无限增大时,估计概率越接近真实概率。概率(P)=fN12心理测验技能教材统计量(特征数)统计量(特征数)反映一组数据统计特征的数字反映一组数据统计特征的数字 例:3组20岁男性的体重(公斤)1组:45、50、55、58、60、60、62、65、70、752组:50、55、55、60、60、60、60、65、65、703组:40、45、50、55、60、60、65、70、75、80常用的统计量常用的统计量反映数据集中性质或集中程度(平均数平均数、中位数等)反映数据离中(离散)性质或离中(离散)程度(标准差标准差、方差方差、

7、全距等)反映两种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相关系数)13心理测验技能教材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数)中的一种,英文mean,用M来表示,或用X来表示。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X=XiNXi为所有数据的和,Xi=X1+X2+XnN为数据的个数计算举例计算举例(上例1组)X1=(45+50+55+58+60+60+62+65+70+75)10=6014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反映数据离中(离散)趋势的两种指标。英文variance(方差)用S2 或2来表示;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用S或SD来表示,亦可用表示。对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意义对

8、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意义全面反映事物的面貌:平均值只反映了事物的典型情况,标准差可反映事物的特殊性。判断集中量数(如平均值)的代表性:在一组数据中,离中趋势越小,集中趋势量数的代表性就越好,相反就越差。15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基本公式基本公式方差计算公式方差计算公式 S2=(Xi-X)2NXi为每个数据,从X1、X2Xn(Xi-X)为离均差(Xi-X)2为离均差平方(Xi-X)2为离均差平方和N为数据的个数标准差计算公式标准差计算公式 S=S216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分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心理与教育中大量的现象和特征均按正态的形式分

9、布,如能力、人格特征、学习成绩、社会态度、行为表现以及身高、体重等。正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曲线17心理测验技能教材18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正态分布曲线的两端与基线趋于无穷远,但不会相交。正态分布曲线与基线之间的面积等于1(100),代表了总体事件。从正态分布曲线的最高点作垂直线,形成正态分布的中轴,将面积分为相等的两半,各占50。平均值位于正态分布的中轴上。正态分布曲线下各对应的横坐标(即标准差)处与平均数之间的面积可用积分公式计算,也可查正态分布表获得。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面积)之间的关系举例:平均值(加减)Z个SD,包含A的面积(概率)

10、平均值(加减)1个SD,包含68.26的面积(概率)平均值(加减)1.96个SD,包含95的面积(概率)平均值(加减)2.58个SD,包含99的面积(概率)平均值(加减)2个SD,包含95.45的面积(概率)平均值(加减)3个SD,包含99.73的面积(概率)19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正态分布理论在心理测验的应用正态分布理论在心理测验的应用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测定题目的难易度利用正态分布将原始分转变为标准分在评定时确定人数(概率)20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性质: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承德一个群 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对测验的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将要 施测

11、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对测验的使用者而言,要考虑的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受测者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进行比较21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常模团体对于编制测验时的意义常模团体对于编制测验时的意义常模的选择基于对实测对象的总体认识一般程序: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一般总体:准备评价的对象群体目标总体:准备采样的范围人群常模样本:根据总体性质(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确定的、有代表性的样本常模样本应能够代表一般总体,即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常模团体对于使用测验时的意义常模团体对于使用测验时的意义准备测评的对象的性质最近似哪个常模样本的特征(例:职业测评)哪个常模分数最适合被测

12、评对象(例:WAIS-RC或C-WISC)22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常模团体的条件常模团体的条件常模团体的界定必须明确:常模团体的界定必须明确: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确定常模时,必须清楚地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一个测验可能有多个常模团体WAIS-RC:分城乡、分年龄共16个常模团体MMPI:分男、女性别两个常模团体EPQ(成人):分性别、分年龄12个常模团体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23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建立常模时的注意事项建立常模时的注意事项本的大小适当。因为抽样误差与样本大小成反比,理论上样本越大越好,但也要考虑具体条件的允许。样

13、本的数量总体数目小,全部作为样本。总体数目较制定常模时,须清楚地说明所要测量群体的性质与特征,依据不同的性质(变量)确定群体,便可得到不同的常模。大,样本也要大,30100人。全国常模20003000人。样本的代表性样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24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取样的方法取样的方法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随机取样随机取样根据随机的原则选择样本,在该范围内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常用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利用随机数字表抽样、抽签系统抽样系统抽样在总体项目为N的情况下,选择K分之一的作为样本。K=NnK为组距N为总

14、样本人数n 拟抽取样本量 举例:K为2:两个中抽1个,随机确定首个是谁,隔一个抽1个K为20:每隔20位抽1个从121名学生中抽40人作为调查样本 K=121403 若首位是第8号,则每隔3位抽一个,即8、11、1425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分组抽样分组抽样当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群体又具多样性时采样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制定常模是最常用的方法先按某种(或几种)变量分层,然后在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样本,组合成常模样本。分层比例抽样分层比例抽样26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分层非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当各层次差异很大时,有些层次的重要性大于其它层次,这时应采用非比例抽样,以降低各层的标准

15、差。ni=nNi Si(Ni Si)27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常模与常模分数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是心理测验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按照样本的大小和来源:全国常模,区域常模,特殊常模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后,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28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常模的类型常模的类型发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发展常模分数的计算及解释许多心理特质是随时间(年龄)变化而发展的。将被测者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人群平均表现相比较,这种常模即发展常模发展常模,该量表亦称年龄量表年龄量表。发展顺序量表发展顺序量表测验条目(能力

16、或行为)按出现的早晚排列,完成该条目说明达到相应的年龄水平。葛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葛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包括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29心理测验技能教材智力年龄智力年龄一个人在采用年龄量表方式编制的智力测验上得到的分数,简称智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每个条目代表一定的年(月)龄,将所通过的条目折算出月龄,然后相加计算出智力年龄。如比内量表。以标准化样本每个年龄组平均原始分数作为常模,被试者从测验中得到原始分数与其比较,从而确定智龄。比内量表智龄计算举例比内量表智龄计算举例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IQ=MA(心理年龄)(心理年龄)/CA(实足年龄)(实足年龄)100计算举例(例计算举例(例1)30心理测验技能教材心理年龄的分数计算心理年龄的分数计算确定起始年龄起点:从实际年龄低1岁组开始测验回头测试原则:若被试在某类型条目失败时,需回头做低年龄组的类似条目,直至成功通过为止。确定最高年龄:某年龄组6个条目均失败时停止继续原则:尽管已确定止点,但该年龄段不含某类型条目,此时应继续做高年龄组的类似条目,直至失败为止。确定心理年龄25岁组的条目,每通过1条获得1个月心理年龄;6SA组的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