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643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昌市20202021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高 二 历 史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

2、今约5300-43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A. B.C.D.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

3、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 B.私有制的产生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D.早期国家的形成3.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反映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4.“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C.人文精神的跃动 D.儒家思想的影响5.诗经周颂载芟云:“载芟

4、(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珍(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井田制已经瓦解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6.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语言风格”。“习式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引用经典,其中引用的古文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些古文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B.道家、法家、儒家、墨家C.墨

5、家、儒家、道家、法家 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7.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6年,宰相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8.某学者指出,秦朝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朝( )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B.地方行政官员由贵族世袭担任C.皇权的至高无上 D.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图一9.图一“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

6、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 B.C. D.10.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加剧了土地兼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11.汉初文献将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区城的人称为“汉民”。其他诸侯国人则称“吴人”“楚人”“齐人”等。这一不同称谓( )A.有利于探察汉初的国家结构 B.表明王国力

7、量严重威胁中央C.说明国家统一观念尚未出现 D.反映了疆域规模的扩大12.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西汉初年纸质地图(见图二)。它的出现,对研究我国的造纸起源、造纸用料、造纸技术等具有重大价值。此实物能够说明()A中国最早的纸质地图 B.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图二C.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D.中国造纸起源于甘肃13.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上述材料说明( )A.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14.汉书王莽传记载:“(王

8、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倶废,民人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1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

9、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6.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疆域的扩大 B.绘画技术进步C.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影响17.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讲:“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18.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

10、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在此恩格斯( )A.鼓舞工人阶级武装起义 B.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悲观情绪C.反对德

11、意志的统一 D.肯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积极性20.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 )A.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 B.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C.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D.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21.若用毛泽东的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来评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此处的“日月换新天”最贴切的理解是( )A.推翻了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 B.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折磨C.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社会主义 D.使社会

12、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西欧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对苏联的恐惧大大减弱。西欧主动和东欧缓和,与东欧之间的经贸快速发展。据此推知,古巴导弹危机( )A.恶化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 B.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C.加强了欧共体国家的政治联合 D.导致美欧同盟关系破裂23.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揭示了西方文

13、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B.体现了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 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24.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表的各项叙述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史 实结 论A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请来了威廉三世英国从此废除君主制B在“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巴黎公社诞生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C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D1945年,联合国成立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A B.B C.C D.D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25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