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税务信息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0550993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税务信息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税务信息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第九章 税务信息法第九章税务信息法第九章税务信息法 第一节税务登记制度第一节税务登记制度 第二节账

2、簿凭证制度第二节账簿凭证制度第三节纳税申报制度第三节纳税申报制度 第一节税务登记制度第一节税务登记制度 n n一、税收的征纳关系一、税收的征纳关系一、税收的征纳关系一、税收的征纳关系n n税收征纳关系制度是保证代表国家行使征税税收征纳关系制度是保证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税务机关向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权的税务机关向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征税所形成的征收与缴纳关系的法律制度。它主征税所形成的征收与缴纳关系的法律制度。它主要包括税收分配关系制度和征纳程序关系制度。要包括税收分配关系制度和征纳程序关系制度。税收分配关系制度主要是指税收实体法;征纳程税收分配关系制度主要是指税收实体法;征纳程

3、序关系制度主要是指税收程序法。税收分配关系序关系制度主要是指税收程序法。税收分配关系主要在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和行为税主要在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和行为税法中规定;征纳程序关系主要由税务信息管理法法中规定;征纳程序关系主要由税务信息管理法和税款征收管理法构成。和税款征收管理法构成。n n(一)税收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一)税收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n n1.1.税务机关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它依法取得国家税务机关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它依法取得国家授权,代表国家对负有纳税义务的当事人行使税授权,代表国家对负有纳税义务的当事人行使税收征管权力。另一方面,在这种社会财富的再分收征管权力。另一方面,

4、在这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中,又具有经济调控的职能和功效。配过程中,又具有经济调控的职能和功效。n n2.2.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一方面,纳税人通过向税纳税人的法律地位。一方面,纳税人通过向税务机关(征税人)缴纳税款而履行其对国家应尽务机关(征税人)缴纳税款而履行其对国家应尽的纳税义务,另一方面,借助国家的力量,将单的纳税义务,另一方面,借助国家的力量,将单个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和完成的问题加以解决,个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和完成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n n(二)税收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二)税收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n n1.1.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征税主体

5、的权利和义务。n n(1 1)税务机关的权利:)税务机关的权利:税收执法的相对独立权。税收执法的相对独立权。税务管理权。税务管理权。税款征收权。税款征收权。税务检查权。税务检查权。税务处罚权。税务处罚权。n n(2 2)税务机关的义务:)税务机关的义务:依法行使税务管理权,依法行使税务管理权,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询服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正确执法;正确执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

6、内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制约;税务人员在一定情况下,应当回避;税务人员在一定情况下,应当回避;为纳税人和检举人保密。为纳税人和检举人保密。n n2.2.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n n(1 1)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知情权。知情权。保密权。保密权。申申请减免退税权。请减免退税权。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权、陈述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权、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延期申

7、报延期申报权。权。控告检举权。控告检举权。延期纳税权。延期纳税权。索取收据索取收据或清单权。或清单权。拒绝检查权。拒绝检查权。n n(2 2)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的义务:依法办理纳税登记;依法办理纳税登记;纳纳税申报;税申报;按时足额纳税;按时足额纳税;配合税务机关检查;配合税务机关检查;及时提供税务信息;及时提供税务信息;接受账簿、凭证管理。接受账簿、凭证管理。n n二、税务登记制度二、税务登记制度二、税务登记制度二、税务登记制度n n税务登记税务登记/ /纳税登记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纳税登记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动、歇业以及生产经营范围变化税人的开业、变动、歇业以及生产经

8、营范围变化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定制度。n n(一)税务登记的主体(一)税务登记的主体n n税务登记的主体包括:税务登记的主体包括:从事生产、经营的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企业,必须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30日内,向税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自成为纳税人之日起单位和个人,应自成为纳税人之日起3030日内申报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办理税务登记;按财产、投资额纳税的纳税人;按财产、投资额纳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n

9、 n下列纳税人不需办理税务登记:下列纳税人不需办理税务登记:从事临时从事临时经营的纳税人,可以办理税务登记,也可以不办经营的纳税人,可以办理税务登记,也可以不办理登记;理登记;虽然有经营收入,但现行税法规定不虽然有经营收入,但现行税法规定不征税的单位和个人;征税的单位和个人;出售自产应税农、林、牧、出售自产应税农、林、牧、水产品的;水产品的;宰杀自养牲畜与购买牲畜自用的;宰杀自养牲畜与购买牲畜自用的;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地方税收的;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地方税收的;采取采取流动性经营的无证个体户等。流动性经营的无证个体户等。n n(二)税务登记的内容(二)税务登记的内容n n1.1.企业或单

10、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姓名及企业或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入境证件号码;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入境证件号码;n n2.2.纳税人住所、经营地点;纳税人住所、经营地点;n n3.3.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n n4.4.核算方式;核算方式;n n5.5.机构情况、隶属关系;机构情况、隶属关系;n n6.6.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n n7.7.注册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其账号;注册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其账号;n n8.8.生产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以及生产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以

11、及执照有效期限;执照有效期限;n n9.9.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n n10.10.总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范总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范围、财务负责人围、财务负责人n n11.11.其他有关事项。其他有关事项。n n(三)税务登记的程序(三)税务登记的程序n n1.1.在法定的时间内办理税务登记。在法定的时间内办理税务登记。n n2.2.提出办理税务登记的书面申请报告。提出办理税务登记的书面申请报告。n n3.3.填写税务登记表。填写税务登记表。n n4.4.税务登记的审批。税务机关应自收到纳税人填税务登记的审批。税务机关应自收到纳税人填报的税

12、务登记表及相关资料之日起报的税务登记表及相关资料之日起3030日内审核完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纳税人予以登记,核发税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纳税人予以登记,核发税务登记证。务登记证。n n(四)税务登记的种类(四)税务登记的种类n n1.1.开业税务登记。开业税务登记。n n(1 1)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从)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经营的事业单位,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30日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

13、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n n(2 2)其他纳税人应当自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其他纳税人应当自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3030日内,向当地税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n n税务登记表的种类主要有:税务登记表的种类主要有:内资企业税务内资企业税务登记表;登记表;企业的分支机构税务登记表;企业的分支机构税务登记表;个体个体经营税务登记表;经营税务登记表;其他单位税务登记表;其他单位税务登记表;涉涉外企业税务登记表。外企业税务登记表。n n2.2.变更税务登记。指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重变更税务登记。指纳税人税务登记

14、内容发生重要变化,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手续。要变化,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手续。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如果税务登记内容发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如果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生变化时,应申请办理变更登记。n n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记之日起3030日内,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日内,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记;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记;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

15、者宣布变更之日起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30日内,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n n3.3.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规定纳税人不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规定纳税人不需要在工商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在

16、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的,应当在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销税务登记。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业执照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15日内,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n n4.4.停业、复业登记。指纳税人暂停和恢复生产经停业、复业登记。指纳税人暂停和恢复生产经营活动而办理的纳税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营活动而办理的纳税登记。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

17、,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的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的,应向税务机关提出停业登记申请,主管税业的,应向税务机关提出停业登记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在经过审核后,确认申请停业的纳税人已务机关在经过审核后,确认申请停业的纳税人已结清税款,并封存和收回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结清税款,并封存和收回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簿和发票的,应发给纳税人核准停业通知领购簿和发票的,应发给纳税人核准停业通知书,批准纳税人停业。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书,批准纳税人停业。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依法补缴纳税义务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依法补缴应纳税额。应纳税额。n n纳

18、税人的复业登记是指其恢复生产、经营之纳税人的复业登记是指其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申请,经确认后办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申请,经确认后办理的税务登记。理的税务登记。n n5.5.外出经营登记。外出经营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出经营登记。外出经营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事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的,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进行生产经营的,应事先取得税务机关有关税收管理凭证。纳税人应事先取得税务机关有关税收管理凭证。纳税人凭此证明和税务登记证(副本)向营业地税务机凭此证明和税务登记证(

19、副本)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购买或填开发票、缴纳税款、接受关报验登记、购买或填开发票、缴纳税款、接受税务管理。税务管理。n n6.6.纳税人税种登记。税种登记是纳税人在办理开纳税人税种登记。税种登记是纳税人在办理开业或变更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填报,由税务机关业或变更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填报,由税务机关根据其生产经营范围及拥有的财产等情况,认定根据其生产经营范围及拥有的财产等情况,认定纳税人所适用的税种、税目、税率、报缴税款期纳税人所适用的税种、税目、税率、报缴税款期限、征收方式和缴库方式的一种登记手续。限、征收方式和缴库方式的一种登记手续。n n7.7.扣缴义务人登记。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

20、扣缴义务人登记。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具体规定。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具体规定。n n(五)税务登记证的使用(五)税务登记证的使用n n税务登记证是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核发的抽象税务登记证是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核发的抽象性的征税通知,是国家税务机关颁发给符合法定性的征税通知,是国家税务机关颁发给符合法定条件的纳税人,允许其从事经济活动并依法纳税条件的纳税人,允许其从事经济活动并依法纳税的法律证明。纳税人必须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的法律证明。纳税人必须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毁损、买卖或者伪造,

21、并应当在其生产、经营场毁损、买卖或者伪造,并应当在其生产、经营场所内明显易见的地方张挂。所内明显易见的地方张挂。n n(六)税务登记的检查(六)税务登记的检查n n为了加强纳税人的管理,防止出现征收管理为了加强纳税人的管理,防止出现征收管理漏洞,税务机关依法对已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实漏洞,税务机关依法对已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n n验证时间为一年一次。验证时间为一年一次。n n税务登记证由税务机关定期统一更换。一般税务登记证由税务机关定期统一更换。一般每每3 3年换证一次。年换证一次。n n税务机关日常的税务登记稽核可以采取以下税务机关日常的税务登记稽核

22、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方式:n n1.1.按月与国家税务局相互稽核税务登记户数;按月与国家税务局相互稽核税务登记户数;n n2.2.按季度和年度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技术监督按季度和年度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技术监督部门和民政部门核对注册和注销的各类企业、个部门和民政部门核对注册和注销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团法人以及他们的组织机构统一代体工商户、社团法人以及他们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以发现应当登记或应当注销登记的纳税人;码,以发现应当登记或应当注销登记的纳税人;n n3.3.利用纳税人报验的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服务)利用纳税人报验的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服务)取得的发票和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服务)开出

23、取得的发票和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服务)开出的发票,核查其供应商或客户中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发票,核查其供应商或客户中未办理税务登记者;者;n n4.4.对特定地区的从事应纳税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对特定地区的从事应纳税活动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清理漏管户;人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清理漏管户;n n5.5.其他有效的核查方式。其他有效的核查方式。返回第二节账簿凭证制度第二节账簿凭证制度 n n一、账簿管理制度一、账簿管理制度一、账簿管理制度一、账簿管理制度n n账簿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连续地记录其各种账簿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连续地记录其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册或簿记,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经济业务的账

24、册或簿记,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记录的直接依据,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记录的直接依据,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或填制的记账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或填制的记账凭证。n n(一)账簿、凭证的设置(一)账簿、凭证的设置n n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15日内,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日内,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计账、进行核算。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计账、进行核算。n n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必须将所采用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必须将所采用的财

25、务、会计制度和具体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具体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按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纳按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在使用前将会计核算软税人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在使用前将会计核算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税务机关备案。n n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其全部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

26、,并将其全部账号向当地税务机关报告。账号向当地税务机关报告。n n(二)账簿、凭证的使用(二)账簿、凭证的使用n n纳税人应当依法使用账簿、凭证,保证会计纳税人应当依法使用账簿、凭证,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得伪造、变造或擅自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得伪造、变造或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n n(三)账簿、凭证的保管(三)账簿、凭证的保管n n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保管会计资料的义务。账簿、记账凭证是计税的保管会计资料的义务。账簿、记账凭证是计税的重要依据,完税凭证是

27、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法定重要依据,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法定标示和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证明。标示和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证明。n n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账簿、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当保存当保存1010年。年。n n二、凭证管理制度二、凭证管理制度二、凭证管理制度二、凭证管理制度 n n凭证是纳税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凭证是纳税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和记账凭

28、证。n n收付凭证管理主要是指发票的管理。收付凭证管理主要是指发票的管理。n n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的收、付款凭证。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的收、付款凭证。n n发票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对发票的印制、领发票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对发票的印制、领购、使用、保管、检查,以及违法处理的全过程购、使用、保管、检查,以及违法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管理的法律制度。实施管理的法律制度。n n(一)发票的主管机关(一)发票的主管机关n n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

29、、缴销的管理和监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督。n n(二)发票印制的管理(二)发票印制的管理n n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指定的企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刷;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业印刷;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的企业印制;禁止私印、伪造、变方税务局指定的企业印制;禁止私印、伪造、变造发票,发票的种类、联次、内容及使用范围由造发票,发票的种类、联次、内容及使用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国家税务总局规定。n n(三)发票的领购和使用(三)

30、发票的领购和使用n n发票的领购是指按规定范围、对象、手续和要发票的领购是指按规定范围、对象、手续和要求发放与领取发票。求发放与领取发票。n n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就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登记证件后,就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n n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向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或者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税务机关申请领购,或者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n n发票领购方式包括:发票领购方式包括:交旧领新;交旧领新;验旧领新,验旧领新,这是当前发票领购的主要方

31、式;这是当前发票领购的主要方式;批量供应。批量供应。n n发票的开具和使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发票的开具和使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n n1.1.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不准开具发票。n n2.2.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n n3.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3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n n4.4.禁止倒买倒卖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禁止倒买倒卖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用品。n n5.5.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用情况。报告发票使用情况。n n6.6.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

33、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n n7.7.所有单位和个人取得发票的途径必须合法,不所有单位和个人取得发票的途径必须合法,不得通过非法渠道,以非法手段获取发票。得通过非法渠道,以非法手段获取发票。n n(四)发票保管的管理(四)发票保管的管理n n发票保管按不同范围、对象分为两个层次:发票保管按不同范围、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税务机关在印制发票成品和向社会供应的过程税务机关在印制发票成品和向社会供应的过程中,应实行中,应实行“ “集中分级保管集中分级保管” ”的原则。的原则。用票单用票单位和个人在领购发票以后的保管

34、。位和个人在领购发票以后的保管。n n具体来讲,发票保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具体来讲,发票保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人保管制度。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登记专账登记制度。制度。保管交接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定期盘点制度。n n(五)发票缴销的管理(五)发票缴销的管理n n发票缴销包括发票收缴和发票销毁。发票缴销包括发票收缴和发票销毁。n n发票收缴是指用票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向发票收缴是指用票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上缴已经使用或者未使用的发票。收缴税务机关上缴已经使用或者未使用的发票。收缴的发票包括:的发票包括:用票单位和个人已经使用的发票用票单位

35、和个人已经使用的发票存根;存根;用票单位或个人发生合并、联营、分设、用票单位或个人发生合并、联营、分设、迁移、停业、歇业等事项时,原来印制、购领的迁移、停业、歇业等事项时,原来印制、购领的发票;发票;税务机关在统一实行发票的换版、更换税务机关在统一实行发票的换版、更换发票监制章等事项时,原来印制或者购买的发票;发票监制章等事项时,原来印制或者购买的发票;用票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税收管理和发票管理用票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税收管理和发票管理的规定,需要收缴发票的。的规定,需要收缴发票的。n n发票销毁是指由税务机关统一将自己或者他发票销毁是指由税务机关统一将自己或者他人,已使用或者未使用的发票进行销毁

36、。用票单人,已使用或者未使用的发票进行销毁。用票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发票存根以及税务机关自用的发位或个人使用的发票存根以及税务机关自用的发票存根,在其保管期满并报有关税务机关审核后,票存根,在其保管期满并报有关税务机关审核后,由税务机关予以销毁。用票单位和个人由于发生由税务机关予以销毁。用票单位和个人由于发生合并、分设、联营、迁移、停业、歇业等情况,合并、分设、联营、迁移、停业、歇业等情况,上缴或者注销的空白发票,由税务机关集中销毁。上缴或者注销的空白发票,由税务机关集中销毁。n n三、账户管理制度三、账户管理制度三、账户管理制度三、账户管理制度n n纳税人和纳税人开立账户的银行或其他金融纳税人和

37、纳税人开立账户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义务:机构,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义务:n n1.1.纳税人凭税务登记证开立账户,并向税务机关纳税人凭税务登记证开立账户,并向税务机关报告其全部账号。报告其全部账号。n n2.2.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账号。n n3.3.税务机关在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开税务机关在依法查询从事生产、

38、经营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当予以协助。返回第三节纳税申报制度第三节纳税申报制度 n n一、纳税申报的主体一、纳税申报的主体一、纳税申报的主体一、纳税申报的主体n n纳税申报制度是规定纳税人在发生法定的纳纳税申报制度是规定纳税人在发生法定的纳税义务后,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按照规定的税义务后,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按照规定的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书面报告的法内容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书面报告的法律制度。律制度。n n纳税申报主体制度是规定哪些纳税人应当依纳税申报主体制度是规定哪些纳税人应当依法进行纳税申

39、报的法律制度。按照我国现行税收法进行纳税申报的法律制度。按照我国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的规定,纳税申报主体包括四类主征收管理法律的规定,纳税申报主体包括四类主体:体: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取得临时取得临时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享有减税、享有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免税待遇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n n二、纳税申报的内容二、纳税申报的内容二、纳税申报的内容二、纳税申报的内容n n纳税申报内容制度是规定纳税主体纳税申报纳税申报内容制度是规定纳税主体纳税申报时所必须申报的内容的法律规定。时所必须申报的内容的法律规定。n

40、n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各税种的纳税申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中,其次报表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中,其次是随纳税申报表附报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是随纳税申报表附报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n n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和代扣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后,应在其申报期限内,按代缴、代收代缴义务后,应在其申报期限内,按要求逐项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和扣缴报告表。要求逐项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和扣缴报告表。n n三、纳税申报的方式三、纳税申报的方式三、纳税申报的方式三、纳税申报的方式n n纳税申报方式制度是规

41、定纳税主体向税务机纳税申报方式制度是规定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所必须采取的具体申报方式的法律制关申报纳税所必须采取的具体申报方式的法律制度。度。n n(一)直接申报纳税(一)直接申报纳税n n直接申报纳税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直接到直接申报纳税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直接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当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这是一种传统的纳税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这是一种传统的纳税申报方式。申报方式。n n(二)邮寄申报纳税(二)邮寄申报纳税n n邮寄申报纳税是纳税人通过邮政部门以邮寄邮寄申报纳税是纳税人通过邮政部门以邮寄的方式向主管税务

42、部门办理申报纳税。邮寄申报的方式向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申报纳税。邮寄申报是异地申报,目前在我国属特殊申报方式,需经是异地申报,目前在我国属特殊申报方式,需经特殊批准方可采用。特殊批准方可采用。n n(三)数据电文申报(三)数据电文申报n n这里的数据电文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纳这里的数据电文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人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税人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具体包括电子数据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具体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等。交换、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等。n n目前我国采用此种方式的范围还比较小。我目前

43、我国采用此种方式的范围还比较小。我国在对年所得超过国在对年所得超过1212万的纳税人进行个人所得税万的纳税人进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时,在当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自行纳税申报时,在当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数据电文的方式进行申报。以采取数据电文的方式进行申报。n n四、纳税申报的期限四、纳税申报的期限四、纳税申报的期限四、纳税申报的期限n n纳税申报期限制度是规定纳税主体必须依法纳税申报期限制度是规定纳税主体必须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具体时限的法律制度。办理纳税申报的具体时限的法律制度。n n税法采用两种方式规定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税法采用两种方式规定不同税种的纳税申报期限:期限:由单行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单行税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授授权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规定,结权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规定,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应交纳的税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应交纳的税种等予以确定。种等予以确定。n n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法定的期限办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法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不得逾期。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理纳税申报,不得逾期。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可以延期申报。缴税款报告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可以延期申报。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