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642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训练1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事话题练训练1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一、选择题11942年10月,美、英两国通知国民政府,愿意自动放弃19世纪以来在中国获得的多项特权。1943年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美、英两国签订归还两国在华租界,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条约。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民政府不懈的外交努力B中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C中国以重大贡献赢得尊重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42年到1943年,美英同国民政府签署条约,放弃在华特权,归还在华租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的贡献,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尊重,C选项符合题意。21949年9月,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

2、会上,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得到了梁思成、周恩来等人的赞同。但郭沫若、田汉等针对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词句,认为不符现况,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赞同安不忘危的思想,决定不做修改。由此可见()A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得到充分地体现B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还未完成答案A解析关于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问题,各民主人士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3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

3、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的目的,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较快地与周边国家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

4、确;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为目的,排除A项;“一边倒”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4“我们派出了庞大的记者团,有声有色地报道会议中的辩论,第一次把有世界各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卓越形象和外交魅力,传播到全世界。”与之相关的国际会议()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A解析根据“第一次把有世界各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的内容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A

5、项;B项是万隆会议的影响,排除;日内瓦会议在1954年召开,而周恩来总理1953年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D项。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政策不受意识形态干扰B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C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答案D

6、解析21世纪,中国的“和谐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故D正确。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故A错误。我国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并不仅仅在于维护世界和平,故B错误。题干表格内容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无法体现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故C错误。61972年,从田中角荣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的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这其中的直接促成因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联

7、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答案C解析1972年,田中角荣当选日本首相。同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深深影响了日本的外交政策。田中角荣也意识到中日关系恢复正常的重要性,他以高效率、“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了访华的所有工作,并实现中日建交,故C符合题意。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至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这说明()A安全先行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的显著特点B“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C中

8、国积极开展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上海合作组织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力量答案B解析“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并得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大力支持的发展地区经济的方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之对接”,这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故选B项。8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欧洲联合从项目单一的煤钢联营日益发展成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多元化联盟”。这一变化()A根除了法德战争的隐患 B促成了欧洲内部的团结C加速了国际旧秩序瓦解 D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答案D

9、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联合,欧洲联合提升了欧洲的整体实力,有利于在对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故选D项。9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A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B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C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D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答案D解析从“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等信息可以得知,西欧签署单一欧洲协定,加快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10、增强了西欧经济实力及与美国竞争的实力,故D项正确。题干主旨并不是设置贸易壁垒,故A项错误。西欧的一体化并没有动摇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题干与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无关,故C项错误。10如图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自己组队。漫画所示国家“自己组队”的原因是()A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B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D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美苏之外的英法等国家试图摆脱美苏两极格局的控制,“自己组队”,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从煤钢联营到欧共体,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实力增强,故选B。11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国家决定建立原料生产出口协会理事

11、会和资助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特别基金,到80年代初,各类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达到22个。这些组织和基金的设立()A消除了不结盟国家内部的摩擦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C启动了新兴经济体的团结合作D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答案D解析“建立原料生产出口协会理事会和资助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特别基金”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下应对劣势和被动地位采取的策略,这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故选D。121969年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宣称:“经过一段对抗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谈判时期。”同时期的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也相信,国际机制可以取代霸权,提供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美国这

12、一态度基于()A苏联首先提出对话与和解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其经济霸主地位逐渐丧失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6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开始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故尼克松说“国际机制可以取代霸权,提供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合作”,故D正确。A项题干没有涉及,故排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不是在1969年,故排除B。1969年,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但仍然是经济霸主,故排除C。13如表是21世纪拉美一体化进程表。这说明拉美地区()2004年南美洲国家共同体成立2007年改名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包括整个南美地区,巴拿马和墨西哥作为观察国2009年美

13、洲玻利瓦尔联盟成立,代替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2011年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形成,包括该地区全部33个独立国家A.开始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B形成了稳定的区域市场C力图构造地区治理体系 D引领区域集团化的潮流答案C解析据表格中“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成立,代替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信息可知,这些一体化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深化拉美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团结和发展,促进拉美地区治理体系的构建,故C正确。“开始”无从体现,故排除A。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并不能代表区域集团化的潮流,故排除D。141975年,西非15国成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

14、)。2003年4月,西共体与欧盟启动谈判。在谈判中,欧盟企图重新安排与西共体的贸易准则,要求西非国家从欧盟出口的商品中至少80%应实行零关税,加纳等西共体国家拒绝在协议上签字。这表明()A欧洲依然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B南北合作稳步推进C西非国家试图摆脱经济旧秩序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非国家拒绝了欧盟的要求,说明西非国家试图摆脱经济旧秩序,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西共体国家拒绝了欧盟的要求,并非南北合作稳步推进,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故D错误。15当经济势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运作,当环境污染、犯罪、病毒传染等已成为跨国问题,政

15、治却仍然只能在民族国家的架构下发挥效力,其结果是政治失去了对全球的规范力量,也同样失去了处理各种跨国问题的能力。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发展趋于停滞B经济民族主义全球泛滥C有效全球治理体系需建构D民族国家权力形同虚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民族国家的限制,这导致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出现制约,说明有效的全球治理需要各国协同合作,建立新的架构,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从某种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