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20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蒹葭萋萋,_。(诗经蒹葭)(2)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3)曲径通幽处,_。(题破山寺后禅院)(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小石潭记)(5)_,老妇出门看。(石壕吏)中国#教育*出版网&(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虽有嘉肴)(7)马说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借千里马表达“_,_ ”的观点,表明了伯乐的重要性。(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_

2、涉,经历惊心动魄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_陆在火星表面。这是_甲_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地过关,令世界_乙_。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卓越创新的智慧。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厉,_丙_,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

3、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_(A.跋B跛)_(A.zhBzhu)(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A.振聋发聩B振奋人心)乙_(A.惊叹B惊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中&*%国教育出版网(4)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A B C 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甲】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w&ww.zzstep.c%om浮云游

4、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www.zz%s#tep.c&om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源#%:中*教网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诗常以“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甲】诗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B【乙】诗颈联道出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C两首诗的首联所描绘的景象意境各异,【甲】诗轻快明丽,【乙】诗雄浑壮阔。D【甲】诗的尾联运用动作描写,【乙】诗的尾联则劝慰友人分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4这两首诗皆含依依惜别之情,除此

5、之外,还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来源#:z%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6、外人道也。”【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唐太宗论止盗)【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遗:失物,丢失的东西。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屋舍俨然_(2)具答之_(3)故不暇顾廉耻耳_ww&w.zzstep*#.com(4)或请重法以禁之_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B

7、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C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D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来#&源:中教网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来*源:zzste%(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2)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3分)8【甲】文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4分)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zz&step.*comwww.z*%(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江南的春天陈荣力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

8、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间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节,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

9、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感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

10、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场景,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来#源:中*教网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由衷地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

11、,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如果说在自然界我们可以乐享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才能乐享春天呢?三年前,在映山红开满山冈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内向且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就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12、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举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我”对江南春天的感受为行文线索,脉络清晰。B第段主要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写出“我”对江南春天的感知。C“我”认同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的说法。D第段中女孩送“我”映山红,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10第段中为什么要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请简要分析。(3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

13、中&国*教%育出版网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分)来&%源:#中教网(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2)赏析第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2文章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3文章结尾“我”为什么认为江南的春天是最美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即使在贵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榻。总之,当时中国流行的家

14、具,如餐桌、书案、坐榻,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来%&源#:中教网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围餐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因此合餐制渐渐取代了分餐制。www.zzstep.#c*om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作“跽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坐于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