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25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一、选择题(本大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2近年来,我省提出“建设生态强省,加速安徽崛起”的奋斗目标,下列不适宜这一目标实施的做法是()A打造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改善空气质量B新建小区广泛使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C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倡导低碳出行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要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4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

2、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5绿茶中含有儿茶素(化学式为 C15H16O7),关于儿茶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儿茶素中含有3种元素B儿茶素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8.4%C儿茶素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6D儿茶素是一种化合物6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ABCDX氧化物纯净物分解反应化石燃料Y化合物化合物化合反应天然气(第6题)7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第7题)8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化合物C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从右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第9题)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10200反应后的质量(g)02020xA.

4、 丙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 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D. 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5分)右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材料的组成情况:(第11题)(1)图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序号)(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_,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_(填化学式)。(3)写出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12(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图1)(1)图1标号a的仪器名称_;(2)写出实验室用B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

5、。利用该反应制取的气体,收集装置应选_(填序号,下同)。(3)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图2(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第12题图2)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_装置。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_装置。13(8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

6、毒。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_操作达到。(2)生活中可以采用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水的用途广泛,许多化学实验中用到水,请你列举一例:_(4)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序号)。 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汽水糖水(5)自来水厂处理水的过程中可以用_(填化学式)来消毒,从而达到消灭微生物的效果。(第13题)(6)右图1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B利用这个净化水的装置可以把硬水软化C此装置中活性炭只起到过滤的作用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还不能作为饮用水图2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

7、氧化钠、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8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实验探究】序号操作现象结论方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

8、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成立方案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色猜想三成立【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同学:方案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洗涤干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第15题)15(7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

9、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方案二:小刚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1)观察到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

10、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_,点燃酒精灯。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烧杯中,_。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拓展交流】【注意:若答对下面一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4)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三、计算题(共6分)16实验室取68 g过氧化氢溶

11、液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 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参考答案一、1.B2D 点拨:火力发电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污染性气体。3B 4B点拨: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所有杂物。5C6A点拨: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7B 8B点拨:石墨烯是碳单质。9D点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2CH2O,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10D点拨: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丁,分解反应,甲物质含有乙和丁中的所有元素种类,丙可能是催化剂,生成乙10 g,生成丁20 g,因此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2。二、11.(1) (2)石墨;石墨的硬度小;CO2(3)3Fe2O2Fe3O4 点拨:铅笔芯是混合物。12(1)长颈漏斗(2)2H2O22H2OO2(也可以是制取CO2或H2的反应);C或E(3)bKH点拨: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从短管进入;二氧化碳难溶解于油,且要求是一定体积的气体,所以选择K;用H装置可以使CO2被石灰水充分吸收。13(1)活性炭吸附(2)肥皂水;煮沸(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4)(5)Cl2或O3或ClO2(6)ABC2NaCl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