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9015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9记叙文阅读(综合)(上)考点通讲(教师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9 记叙文阅读(综合)(上)复习目标1.巩固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了解记叙文试题的常见题型,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2.能够运用记叙文试题的解题方法灵活解答记叙文试题。基础存盘一、要点概览 二、知识归纳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现代文中的小说、散文、传记、回忆录、游记、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运用多种表达方 ,包括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近年中考记叙文命题有以下几个

2、特点: (1)阅读材料多来自课外,不仅注重记叙文类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文章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挖掘。注重对阅读材料标题的理解与作用的品析、内容的概括与梳理、记叙要素的理解、词句的理解与品析、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品析等方面的考查,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2)选文视野开阔,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涉及亲情、成长、家乡、品质、哲思,体现人文性和时代性特点。(3)题型更加灵活,特别是开放类试题,包括感言、感想、联想与想象、仿写、公益广告。另外,题型侧重与课文的结合。(4)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主观类试题及开放题的比例逐渐加大,适当考查知识积累,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表达能力,突出个性化体验。

3、预计在今年的中考中,记叙文仍将是中考命题者的宠儿。“信息的提炼与概括、内容的分析与探究、语言的理解与品析、情感的体验与感悟”依然是重中之重。与国学、书法教育相关的主题阅读有可能成为重点。(5)知识点分布趋于均衡合理。本专题是对前两个专题(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的整合和补充,将进一步细化知识点和考点,深入探究记叙文的阅读方法。知识点一:理解重点词语重要词语是指文中有助于揭示主旨,或刻画人物形象,或表达人物情感,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这个词可能不再具备词典里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句中的特殊含义(语境义)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1.常见题型(1)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

4、结合文义,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3)“”段中“”词语的用意是什么?(4)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词可否删除,或把句子中的“”词改成“”词好不好?为什么?2.解题思路(1)理解词语含义方法。表层含义(词典义结合文章内容);深层含义(词不离句,结合语境;区别词典义,不离词典义;关注手法的运用;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赏析词语的妙用用词角度(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词义大小、感情色彩);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5、夸张、反语、);表现手法(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象征、对比)。(3)赏析词语的解题思路从语义上理解:词语本义+语境义(内容义、比喻义、象征义、主旨义)+作用、效果(对表现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方面的作用);从词性角度理解:句子运用词,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地描写了_(人、物)_(情况下的特点/样子、动作、神态等),表现了。答案表述:一词原意这里指(结合内容说出它的意思,注意手法的运用)写出了(对象)的某特点或状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注意:上述答题思路,是我们分析理解词语在句中含义和作用的一般思路。有的时候参考答案只需写出本义、语境义。 4.词语可否删除或

6、调换。(1)常考的词语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2)解题思路结合语境分析原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分析比较删除或替换后不好在哪里。(3)答题格式:表明观点(一般是不好)+原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删除或换后会怎样。 知识点二:分析句子含义1.重要句子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的句子。 主要包括:点明题旨的句子;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总结全文的句子; 起承转合的句子;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反复

7、出现的句子。 2.常见题型(1)品味下面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2)说出第段中“”一句的含义,或者如何理解这句话。(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及作用。(4)请赏析第段中的划线句。(5)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解题思路(1)理解句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句子背后的深层意思,包括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的丰富意蕴等。解题思路: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答题格式:明确表层含义:写出了内容;分析深层含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联系主旨,分析写出

8、主题或抒发感情。(2)分析句子的作用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主要有:结构上的作用开头: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做铺垫、引起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中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内容上的作用开头:奠定全文感情、交代环境背景。中间或结尾: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4.句子作用的解题思路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1)根据句子所在具体位置判断语句的作用起始句:如果开篇点题,往往有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感情的作用;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作用一般是引起下文;如果首段连续发问,则兼有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或发人深

9、省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还兼有强烈抒情的作用,不仅总领全文,而且表达了作者某种感情,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收束句:一般情况下是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时应开头,或兼而有之;如果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应是引起读者思考、收束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如果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往往具有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的作用;如果末句与首句重复,应是强调主旨或强化作者思想感情。判断是否为过渡句对于是不是过渡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看是否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看记叙的时间是否发生变化;看插叙的起止处。5.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解题思路(1)从修辞角度赏析。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

10、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词语的选用:动词、形容词、短语。答题格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情态、过程),表现了的心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3)从表达方式(议论、抒情、描写)的角度赏析。(4)从句式角度赏析。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5)从句子作用角度赏析。(结构作用+内容作用)(6)从语言风格赏析。(平实、华丽、含蓄、辛辣、幽默)答题格式:点明角度+表达效果+概括内容+主

11、旨情感 知识点三:体会段落作用1.结构作用开头段: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开篇点题,引出下文;营造氛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等。过渡段: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对比衬托;伏笔铺垫。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给人启示。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2.内容作用(1)写人为主:这段文字记叙,赞扬(或批评)了,表达了(2)记事为主:这段文字记叙了歌颂(或批评)了,表现了(3)写景状物:这段文字采手法,赞扬了,抒发了(4)游记:这段文字描写,抒发了感情常见情感词:歌颂、赞美

12、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3.常见题型(1)作者写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2)请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3)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4)某段内容似乎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4.解题思路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首先看语段(句)的位置,其次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组织答案语言。如果是环境描写段落,则应先点明运用了环境描写,并按环境描写的作用来作答。5.答题格式: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写了什么+表达了

13、什么)。 知识点四:品析标题意蕴(参见专题15.16散文阅读)知识点五:概括文章内容(参见专题15.16散文阅读)知识点六:赏析修辞手法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形象活泼、简洁凝练地描写物质、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活泼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拟人:赋予物质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到达形象活泼的效果。 (3)夸张:凸起特征,揭示素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洁,结构一致,形式柔美,音韵,互相衬映,互为增补。 (6)重复:

14、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部实质意义更真实、准确、深刻、紧密。 (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凸起文章的中心。 2.常见题型(1)第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运用了修辞(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常见的是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但要注意: 如果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如果是拟

15、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 (2)体会第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在表达上的好处(作用、效果)。 解释加点词语的原意+加点词语的在这儿的意思。一词(等词),写出了的什么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知识点七:掌握记叙人称记叙的人称,实际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1.记叙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从“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把故事情节通过叙述者“我(我们)”来传递给读者,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文章与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