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48927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黄金卷5(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第五模拟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来&源:zzs%te*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Ba-137 Na-23 C -12 Ca-40 Cu-64 Ag-108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年12月23日,长征七号A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下列过程中- -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太阳能帆板展开【答案】

2、C【解析】火箭转场,不涉及新物质的生成,A错误:燃料加注,没有新物质生成,B错误;点火发射,就是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C正确:太阳能帆板展开,无新物质生成,D错误。2.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来

3、*源:zzstep.&com【答案】A【解析】人造空气中与空气中一样都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可以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自然也可以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A正确;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空气中一样,燃着的木条也能正常燃烧,不会很快熄灭,故B错误;空气中氧气略占总体积的21%,氮气略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C错误;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故D选项错误;3.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B.按下开关时

4、,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C.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D.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来%&#源:中教网【答案】D4.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化合物B. 可用作复合肥料C. 可能发生分解反应D. 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A.由化学式KNO3可知,KNO3属于化合物,故正确;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产生紫色火焰,说明有单质钾生成,可能发生了分解反

5、应,故正确;D.不知温度,无法比较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故选D。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B.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C.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D.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解析】A.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海鲜的防腐,做法不科学;来%&源:中#教网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加速颗粒的沉降,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做法科学;C.易拉罐是金属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做法科学;来源:z%zst&D.牛奶中含有钙元素,常喝牛奶能防止骨骼疏松、

6、得佝偻病,做法科学;故选:A。6.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答案】C【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选项错误;B.蒸馏水缺乏矿物质,适量饮用,选项错误;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选正确;D.煮沸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选项错误。故选C。7.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烧碱有碱性但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B.一氧化碳有毒但可以

7、灭火C.浓硫酸有腐蚀性但可作干燥剂 D.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来&源#%:中*教网【答案】B【解析】A.烧碱有碱性且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有毒且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灭火,说法错误;C.浓硫酸有腐蚀性且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D.农药有毒能杀死病虫害,能保护农作物,说法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z&z#A.2H表示2个氢分子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

8、意;B.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铵根离子是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表示为:,不符合题意;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符合题意;D.铝元素是13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故其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核内质子数为13,故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故选C。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

9、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仪器连接来源:zz&s*%C.加入药品 D.收集气体【答案】C【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图示操作正确;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中操作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底部聚集,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

10、导管排出,故图示操作正确;故选。10.烹制鱼时,同时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鱼肉味香可口,这是因为两者发生了反应(未标明条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有()来*源:zzste%乙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www.zzstep&.*com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值变大能闻到香味,是分子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A【解析】乙醇不导电,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错误;加水稀释食醋,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故正确;能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错误;乙酸乙酯是由乙酸

11、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故四种说法正确的有1种。故选A。11.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来*A.AgNO3.NaNO3.NaCl B.KNO3.MgCl2.Na2SO4C.FeCl2.NaCl、H2SO4 D.Na2CO3.KCl、NaOHww*&【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即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在溶液中是否可以共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pH1的酸性溶

12、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AgNO3会和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NaNO3,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各物质在溶液中均为无色,且相互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C.FeCl2溶液为浅绿色,不符合无色透明溶液的条件,错误;D.在pH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不能与Na2CO3中的CO32-和NaOH中的OH大量共存,错误。故选B。12.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属于有机物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C过氧乙酸显酸性,可以滴加酚酞进行检验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3、最大【答案】A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A.由图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过氧乙酸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过氧乙酸分子由C、H、O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过氧乙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不符合题意;D.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63)=6:1:12,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13.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分析该流程图,下列

14、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操作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B.固体B是Mg(OH)2,试剂X是盐酸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答案】D【解析】A.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蒸发可以将溶液中的固体结晶出来,所以操作是过滤,操作是蒸发,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固体B是Mg(OH)2,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剂X是盐酸,故B正确;C.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故C正确;D.无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与氢氧化钙反应,根据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守恒,只要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相等,最终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相等,但是使用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钠节约成本,故D错误。故选D。14.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www.z&z#【答案】D【解析】A.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