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745854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一单选题(共60题)1、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答案】 D2、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A.依赖性B.独立感C.自制力D.向师性【答案】 D3、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 ),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A.计划性B.外显性C.目的性D.直接

2、性【答案】 A4、 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A.导向B.评价C.激励D.指导【答案】 B5、 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答案】 A6、小学生对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会有助于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运算,这种学习迁移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逆迁移【答案】 C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答案】 C8、 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3、.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答案】 D9、( )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A.赫尔巴特B.康德C.洛克D.卢梭【答案】 D10、 下面对于烫伤的处置错误的是()。A.迅速避开热源B.及时去医院就医C.用毛巾擦拭并按摩伤处D.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答案】 C11、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答案】 B12、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A.学习内容B.思维品质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答案】 C13、狭义的德育专指()。A.家庭德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社区德育【答案】 B14、

4、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 A1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 B16、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A.培根B.康德C.杜威D.洛克【答案】 C17、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罗森塔尔B.波斯纳C.玛勒斯D.布鲁巴奇【答案】 B18、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

5、法是()A.访谈调查B.调查表法C.查阅资料法D.问卷调查【答案】 D19、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寒料峭 肆无忌弹 不厌其烦 销声匿迹B.沦海桑田 无微不至 垂诞欲滴 拾人牙慧C.迫不及待 莫名其妙 徒有虚名 揭竿而起D.无精打采 以德抱怨 时过境迁 并行不悖【答案】 C20、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 A21、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

6、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 D22、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属于()。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答案】 B2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学校制度的建立B.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C.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D.中国近代社会的形成【答案】 C24、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A.200%B.150%C.100%D.50%【答案】 B25、 下列哪个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A.威尔逊的“成熟势力说”B.洛克的

7、“白板说”C.荀子的“性恶论”D.高尔顿的“优生学”【答案】 D26、按照维果斯基的观点,下面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有()。A.感觉B.观察C.有意记忆D.抽象思维【答案】 A27、“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由( )提出的。A.赫尔巴特B.赞科夫C.巴班斯基D.布鲁纳【答案】 B28、物理老师将“能运用所学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答案】 C29、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拉【答案】 A30、()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

8、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 C31、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答案】 B32、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 D33、教育的特质是()。A.认识活动B.生存活动C.传递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 D34、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方式是()。A.操作技能B.智力技能C.一般技能D.特殊技能【答案】 B35、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9、)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答案】 C36、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综合论【答案】 A37、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 )认知风格。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A38、完形一顿悟说的创立者是()。A.加涅B.布鲁纳C.苛勒D.奥苏伯尔【答案】 C39、教师要经常恰当地处理教

10、学中生成的问题,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示范性B.目的性C.主体性D.创造性【答案】 D40、()认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A.华生B.霍尔C.吴伟士D.施秦伦【答案】 C41、教育机会均等体现了(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答案】 C4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属于()。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 A43、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

11、答案】 D4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 C4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答案】 C46、 芳芳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D47、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答案】 C48、按照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