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练习题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6654883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期末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期末练习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教育学练习题第一章教育一、填空题1 .教 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2 .古代 教育以培养武士为目的,特别重视儿童的体育和军事训练。3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 和。4.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5 .教 育“生物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6 .教 育“劳动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7 .教育起源于 08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是。9 .教育活动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大要素组成。1 0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

2、 四个部分。二、名词解释题1 .教育2 .学校教育3 .教育影响4.教育规律三、简答题1 .简述原始形态教育的特征。四、论述题1 .分析教育三要素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要点提示】(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教育者指能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学习者”社会化及个性化活动的人;(3)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4)教育影响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5)教育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结合实际论述,言之有理,鼓励观点创新】2 .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要点提示】

3、(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各要点均要分析】五、案例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上述观点正确吗?请运用所学教育学原理分析。【要点提示】上述观点错误。(1)这些教师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2)教育理论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重大;(3)孔子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各要点均要分析】六、辨析题1.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阶级性。2.教育起源于劳

4、动。第二章教育学一、填空题1.我 国 最 早 也 是 世 界 教 育 思 想 史 上 最 早 的 专 门 论 述 教 育 问 题 的 文 献 是。2.提 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人名)。4.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o5.20世 纪 实 用 主 义 教 育 学 的 代 表 人 物 和 作 品 是。6.我 国 最 早 试 图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观 点 分 析 教 育 问 题 的 学 者 和 作 品 是。7.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著作是 o8.关 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9

5、.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 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10.孔子的学生收录孔子言行编录的一部书 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11.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教育现象,提示 规律的科学。12.首 次 详 细 论 证 班 级 授 课 制 的 教 育 著 作 是。13.“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 提出来。1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 为标志。15.“五经”指“诗”、“书”、礼、易”和 o16.“四书”指 大学、论语、孟子和。17.“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18.1632年英国哲学家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出来。19.前苏联教育界 主 编 的 教育学对我国

6、影响最大,流传最广。20.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和。21.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o22.学记提 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23.主 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o24.古 希 腊 提 出 问 答 法 的 哲 学 家 和 思 想 家 是。25.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26.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三中”是、二、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三、简答题1.教育学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大致处于什么时期?2.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要点提示

7、】(1)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2)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3)的助于科学解释教育问题:(4)可以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必须结合实际论述】四、辨析1.有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提示】错误.(1)理论上,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2)实践上,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现、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效。2.终身教育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包括一切教育活动、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面,既是一种教育理想,

8、也是一种教育应遵循的实施原则。【提示】正确。(1)从外延看,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2)从内涵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一种教育观念或教育原则,或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时间上的延展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共同构成了终身教育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两个方面。2.心理发展是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 发展和 发展两个方面。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 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但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

9、的作用。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o6.环境是对个体自发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 和 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及个体的 o8.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要求教育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影响。9.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10.“外银论”在美国的典型代表是 o1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1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发展的影响。1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1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10、15.“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根据是人身心发展的 规律。1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人早期发展对 的依存程度,大大高于外部影响。17.“学不蹑等”、“不凌节而施”说明教学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规律,循序渐进。1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9.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刺激和要求、他人影响和学校等。此观点属于。二、名词解释题1.人的发展2.遗传3.环境4.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三、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一般规律?2.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

11、主导作用。四、论述题1.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美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试分析这个观点。【要点提示】(1)这是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此观点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2)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育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3)环

12、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地被塑造地位上。2.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认识这些规律有何教育意义?列举并分析教育违反人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要点提示】(1)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均衡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2)意义:根据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抓住发展的关键期、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3)列举案例:不顾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拔苗助长超前过度教育,不注意发展的不均衡性,错过各种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不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等。3.怎样认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结合自己成长历程,分析哪些主要因素在你发

13、展过程中产生了作用?【要点提示】(D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3)个体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力量。【结合自己实际分析】五、案例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 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 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 2 0 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上述材料。【要点提示】(1)这是王安石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

14、而最终并没有成材的故事。(2)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能为人发展提供可能性。离开环境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性就无法转变为现实发展。方仲永五岁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遏于人”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者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回答:19世纪初,巴登大公爵出生后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将他同普通的婴人调换,3 岁后被监禁在一个大小只能容身

15、的地窑里,靠随意仍给的食物为生,直 到 1 7 岁从牢中获得身体虚弱,步履困难,身 高 144cm听、嗅觉都较灵敏但不会说话。经过一年的学习,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达到一周岁半儿童的水平。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请结合本案分析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遗传因素的作用。【要点提示】(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在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对人发展的作用的同时、要

16、反对的是遗传决定论。【对每一点结合案例论述】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在一项家庭调查中发现,家庭和睦以及父母有较多时间陪同孩子学习和娱乐的家庭,大多数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而家庭中父母不合,多有争吵的家庭以及父母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与子女的亲子活动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的事事不关己。请分析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要点提示】(1)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也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同时又是教育单位。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2)家庭作为人生的起步地,它的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家庭作为基本的常存教育单位,教育的时间具有开放性,能满足孩子学习的随机性要求;家庭的血缘性使得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可以是无所不谈。(3)家庭的许多元素也影响家庭教育结果,如父母学历和职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气氛、物质条件等。六、辨析题1.人的发展主要指人心理方面的发展。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3.环境对儿童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