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5466471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阅读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阅读6) 2.三年级有了正式的习作练习,学生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应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要从激趣入手,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口语

2、交际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有两个语文要素:1.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课文在表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蟋蟀和牛都是大家熟悉的动物

3、,捉迷藏也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从生活出发,写大家熟悉的情,读者有亲切感。第二,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蟋蟀被牛吃掉了。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蟋蟀后来怎样了?在这个悬念下,课文不动声色地介绍了牛有四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这样来,读者就能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收获知识。第三,语言丰富而生动。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两幅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3.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4、但是课文中表达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感到新奇,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因此,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先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再用多媒体演示牛胃的结构,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清楚的了解,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向同伴介绍一下牛胃的结构,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和”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

5、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咱、答”等13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句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评价任务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并认识生字和词语。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的路线图。让

6、学生默读课文第七至十八自然段,圈出表现红牛在牛肚子里位置变化的词句。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引入,了解题材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我一起写一写撇、竖提、撇、捺。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完整板书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预设: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 3.了解文章题材: 有的文章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称为科普童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一次旅行。 4.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旅行?(红头) 红头是一只蟋蟀。 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表意,右

7、表音。 5.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牛肚中有些什么奥妙?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初读提示,学生自学。 (1)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3)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全班交流,检查初读。 (1)认读生字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2)多音字我能分。 辨析多音字“答、应、骨、几”的读音。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交流: 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1)牛的前三个胃都是用来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

8、是用来消化食物的。(牛肚子的构造) (2)牛在刚吃草的时候,它不会细嚼慢咽,而是直接把草吞进肚子里。(牛的吃食方式) (3)牛在休息的时候,会把吃下去的草再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的吃食方式) 四、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旅 咱 怜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刚 流 泪 算 1.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书写指导 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认

9、读、识写。 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 咱 怜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刚 流 泪 算 课后作业 认真书写生字词。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画出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从“救命啊!救命啊!”“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等等,读出红头的慌张与悲哀,从“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等等,读出青头的

10、镇定以及对红头的鼓励。 2.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感受它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教学活动设计 一、生字检查,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认读。 旅 咱 怜 救 命 拼 扫 胃 管 刚 流 泪 算 2.口头组词。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17段,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开火车读1-7段。 2.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 预设:红头和青头一起玩迷藏的游戏,红头躲在了草堆里,一只大黄牛把它和草一起吞到嘴里了。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课文的一到七段告诉了我们: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 (二)学习8-20段,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

11、读者的方法。 1.谈话过渡:就这样,红头不得不随着吃到牛嘴里的草开始了它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那么,在牛肚子里它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820段,把红头到过的地方圈出来。 2.全班交流。 (1)指名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板书:牛嘴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2)鼓励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语,用连贯的一句话,把这个过程说清楚。 (红头被大黄牛先是吞在了嘴里,接着到了肚子里的第一个胃里,然后到达了第二个胃,最后到达了牛嘴里。) 3.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 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话,注意

1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朗读,教师评议。 (三)学习第一组对话。 1.我们先来读一读红头被牛吃到嘴里时和青头的话。 (1)指名朗读。 (2)教师评议,指导朗读。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一句中,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说话断断续续是因为什么?(害怕 着急)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 (1)指名读青头的话。 青头想告诉红头什么?(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板书:不会仔细咀嚼) (2)“这时候” 是指什么时候?(刚把草吃进去的时候。) 这就是牛吃草的特点,青头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红

13、头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3.青头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焦急)你从哪里看出来?(一骨碌 大声喊) 4.指名分角色读这段对话。师生评议。 5.尽管青头这样指导,红头还是说(小组读) (1)你读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如何?(非常着急) (2)是啊,急得都哭出来了,你知道提示语为什么放后面了吗?(说话很急)所以语速稍快,我们一起读 6.所以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青头被红头打断的话。 7.教师小结:同学们,第一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反映出人物的心情;第二组省略号联系了下文,我们知道说话被打断,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 (四)学习第二组对话 1.那青头被打断了什么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四个胃 贮藏 消化) 2.指名朗读,理解词语“贮藏”。 3.了解层意。 (1)读读这段话,你知道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安慰、牛胃的功能构造) (2)看着图说说牛的胃是怎么样的。 牛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 (五)学习第三组对话 1.引读红头的回答:青头认为红头生还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可红头却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指导朗读,读出红头的悲哀。 2.讨论青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 (1)这段话中又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呢?(这时候你就有机会逃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