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6495761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大单元思维强化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单元思维强化大单元思维知识整合一、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认识中国革命:探寻革命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学习革命精神,感受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了解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坚定祖国统一大业的不可阻挡。2.探寻革命精神的价值,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3.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把握各自不同的写作技巧。4.有意识积累材料,恰当地组织加工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二、单元学习重难点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2、本任务群旨在阅读和研讨语言典范、论辩深刻、时代精神突出的革命传统作品,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学习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事迹,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长征胜利万岁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运用记

3、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记叙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欣喜和激动之情。大战中的插曲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精心照料姐妹俩,并派人专程将她们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聂荣臻救助日本孤女一事传为一段佳话,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别了,“不列颠尼亚”香港的回归,给我们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香港回归祖国,从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富强,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它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祖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神州大地将再书写辉煌史诗。县委书记的榜样

4、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虽然他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三、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2新闻材料是近几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常选用的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3个人与祖国

5、共成长、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等,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等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常涉主题。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大单元综合试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面对重大灾害、困难,文艺的作用不言而喻。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坚信爱会赢推出后,官方微博点击一天内突破900万,之后在多家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在二十家卫视和百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作用。面对严重的灾害,文艺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搞好创作、不辱使命呢?首先,应注重从整体

6、上把握疫情防控斗争中的精神气象。这次疫情危害严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插曲,也使主旋律更为激越。全国人民用切实的战“疫”行动映射出昂扬向上、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气象,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底蕴。比如,一批批医护人员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奔赴抗疫一线,千里之外的菜农驾车将万斤蔬菜捐献运送到疫区,年轻护士因长时间的封闭工作疲惫不堪却仍然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奋斗着,体现出整体组织性和个体自觉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像歌曲坚信爱会赢所说,“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其次,应致

7、力于“身临其境”的感发和形象生动的表达。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其中的关键,是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把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和深刻触动的精神内涵、炽热情感表达出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写红楼梦组曲之时不可能穿越到古代,但这并不影响他写出名篇佳作,关键在于他对内容的深入体悟,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二是形象生动的表达。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思想倾向“应由情境和情节本身产生出来,而不应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应该“通过情节发展本身生动活泼地仿佛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立象以尽意”,也是这个意思。面对疫情的创作也是如此

8、,应用生动的形象、词句、情节、旋律去描绘、表达,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宣示、口号上。近日一幅全国美食为热干面加油的漫画被网友大量转发、点赞,正是形象化表达的功效。最后,应抱有为高远的艺术理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是在不断战胜灾难中前进的,一方面,抗击疫情促使全国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彰显了制度的优势和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战胜疫情的经历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进一步提升精神高度、完善文化心理结构的契机。疫情中当然也暴露出一些观念的落后和社会治理的短板,显现出一些人精神境界的低洼和公德意识的薄弱,这些都可以在高远的艺术理想中,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去对比、去反思、去呈现,给人以灵魂的触动和警醒;

9、抱有远大理想,同时也会促进当下以团结鼓劲为主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提升增添新的力量。(摘编自袁正领如何把握战“疫”主题下的艺术创作)材料二作家艺术家如何才能筑就高峰?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广阔生动的当代生活,这些都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当然,筑就高峰还需具备多方条件,比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与读者进行充分交流;与时代保持密切联系,到时代的深处、生活的腹地中去思考,等等。更关键的是作家艺术家的胆识和努

10、力,作家艺术家要贡献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独特审美创造,对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热情,潜下心来,不被功利主义左右。时代是一条大路,作家就像一驾车,这驾车必须在路上行驶。作家要穿透纷纭驳杂的表象,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考通过作品交付给读者,启迪人们认识生活,理解时代。这是作家的天职,也是文学的天职。(摘编自冯骥才:作家艺术家要勇担时代责任)材料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

11、跨越式进步。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如猎场等“时尚职场剧”所展现的职场与真实职场存在隔膜。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和身临其境感。如果说细节不真实还是艺术功力不足的表现,那“作品局部真实却整体失真”等问题,就不只是艺术功力的问题,它损害的是“揭示真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功能。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中典型人物形象较少,人物符号化、定型化、泛偶像化等问题。现实主义创作不是对生活的同格化描摹,它需要对现实进行提炼和概括,需要塑造一批紧扣时代

12、发展、生动鲜活且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形象。最后,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美学观、价值观,与以网文IP为基础的流行价值认知及审美趣味之间存在较大冲突。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且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如“颜值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耽于梦想等。只有少量作品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有着较强的生活实感,但整体上亟待调整与纠偏,以全面提升青春故事现实表达的文化品位与思想格局。(摘编自戴清现实主义创作如何才能羽翼丰满)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疫情,无论是鼓舞士气,还是凝聚人心,文艺都不能缺位,文艺工作者应不辱使命,首先从整

13、体上把握抗疫斗争中的精神气象。B.全国人民用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努力着,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重大考验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舍身忘我、自信自强的精神意蕴和风貌。C.“身临其境”并不是说一定要涉身疫区,创作者如果能对内容进行深入体悟,用真情去体会,用真爱去触发,要做到身临其境并非不可能。D.由恩格斯的话可知,艺术表达要想具有感染力,引发人们共鸣,要么是具体的、鲜活的,要么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抱有高远的艺术理想,一方面能彰显制度的优势和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当下以团结鼓劲为主的创作水平的提升,这二者相辅相成。B.作家艺术家要筑就

14、高峰,除了创作要取材于丰厚灿烂的文化积淀、广阔生动的当代生活外,更关键的是作家艺术家的胆识和努力。C.“时代是一条大路,作家就像一驾车,这驾车必须在路上行驶”形象地阐明了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作家要勇担时代责任,这是作家的天职。D.有些作品因为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流行认知,导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如“颜值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耽于梦想等。3.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下列说法,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鸡毛飞上天全面呈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大潮中人们观念的转变。B

15、.虎妈猫爸小别离试图探讨当下的教育问题,却因剧情中存在过多的情感纠葛而阻断了观众对教育的忧思。C.小镇大法官阳光下的法庭以法官的工作和生活为重心,表现了现代法制精神与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D.黄大年太行赤子以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用朴实无华的镜头组接,体现了主人公“深扎”的精神风貌。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特点。5.请结合材料,谈谈以抗疫为主题的作品应该如何克服当下现实题材创作中存在的不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跳马路内小孩小名叫阿毛。副队长到嘉定拉队伍时,他正在路边讨饭,不知怎地跟定了副队长,就一起到了镇上,听口音是上海本地人。大队长说,这么小的孩子,

16、就带在队伍上吧,只是不要给他耍刀玩枪,出去贴贴标语也好。小孩是读过点书的,国民革命、抗日救亡,全都会写,只是缺乏管教,两个队长调教了好些天,现在可以带出去了。这支队伍上,大队长是体育教员,三十一岁,副队长是个读书郎,只有十八岁。小孩有一天问福元,阿叔,我是不是跟错了人,我想跟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王,天天与日本人干仗,怎么跟了两个先生?不但不发枪给我,还要读书写字,要练游泳和跳马。福元大笑。昨天夜里,两个队长商量关于孙庆荣公开投敌的事,说孙庆荣得了日本人的钱粮军火,必来寻衅,决定连夜召集人马,撤出上海。大队长却崴了脚,只得回家休养。副队长孤身往西走了。天亮时,福元带着小孩去看大队长。大队长说,你带小孩去芦苇荡避避风头吧。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