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4)

上传人:壹*** 文档编号:36495568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 (4)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理健康教育 (4)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理健康教育 (4)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理健康教育 (4)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理健康教育 (4)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 (4)(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一班主题班会 思考:思考:1+1等于几?等于几?在数学上在数学上1+1是等于是等于2,但在生活上,有时,但在生活上,有时,1+1并并不等于不等于2。不信,就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不信,就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小明最爱玩跷跷板。一天,他小明最爱玩跷跷板。一天,他一个人从游乐场玩,可蹭了半一个人从游乐场玩,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强来了,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强来了,他也爱玩跷跷板。于是小明和他也爱玩跷跷板。于是小明和小强为跷跷板归谁玩而争了起小强为跷跷板归谁玩而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来,最后谁也没玩成。1、最后,小明和小强为什么都没能玩跷跷板、最后,小明和小强为什么都没能玩跷跷板?2、他们应该怎

2、么做才对?、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3、1+1=0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结结 论:论: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 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什么是自私?“自自”是指自我;是指自我;“私私”是指是指利己;利己;“自私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是一种较为和社会的利益。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普遍的病状心理现象。

3、的病状心理现象。小学生自私的表现形式小学生自私的表现形式1、不讲公德。、不讲公德。公德是指广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公德是指广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可是有些人却漠然视之:循的道德准则。可是有些人却漠然视之:如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乱穿马路;如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你这里刚坐下学习,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你这里刚坐下学习,他在那里高谈阔论或在你旁边追逐打闹;他在那里高谈阔论或在你旁边追逐打闹;有的同学,自己的桌椅收拾得干干净净,有的同学,自己的桌椅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把班级和学校的公共区弄得脏兮兮。将但把班级和学校的公共区弄得脏兮兮。将自个儿的东西看得紧

4、,公家的财产随意浪自个儿的东西看得紧,公家的财产随意浪费,这也是不讲公德。费,这也是不讲公德。2、嫉妒他人。、嫉妒他人。自私的人嫉妒心强,心目中只有自己,自私的人嫉妒心强,心目中只有自己,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的本事比他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容貌、身材、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容貌、身材、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年龄方面超过他,都会感到难受,于是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嫉妒心有时会使人引入疯狂的状态,甚嫉妒心有时会使人引入疯狂的状态,甚至会导致伤害别人等违法行为。至会导致伤害别人等违法行为。小测试小

5、测试共18题,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2、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碰到熟人,当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视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若无睹时,最令我难堪。3、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我讨厌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活、工作。4、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笑话,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5、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6、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种痛苦。

6、痛苦。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喜欢嘲讽他人。嘲讽他人。8、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总能得到领导的重用。能得到领导的重用。9、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人窝火。10、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迁就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别人按着他的意见行事。12、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我感到紧张。13、我不喜欢独断专

7、行的领导。、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领导。14、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而我觉得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15、和怨天忧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和怨天忧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灰暗。生活也变得灰暗。16、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百般挑剔,而不顾及别人的情绪。17、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时,我会大发雷霆。大发雷霆。18、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通无

8、阻,这真令我看不惯。测试结果测试结果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容忍;0-6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分,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你平和的心态。怎样克服自私心怎样克服自私心理,做一个身心理,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健康的好孩子?一、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一、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二、乐于助人

9、二、乐于助人三、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三、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四、要关爱别人四、要关爱别人五、学会宽恕他人五、学会宽恕他人六、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六、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并从中获得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克服自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克服自私心理,学会去关心他人,处处为心理,学会去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愉快地与他人合作,他人着想,愉快地与他人合作,一起与他人分享你的喜悦吧。只一起与他人分享你的喜悦吧。只要你每天试着去做,你就会发现,要你每天试着去做,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的你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1965年丹麦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真假棋局真假

10、棋局”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象棋大师和新手都看棋局5秒,然后将棋子移开,并要求他们复盘。专家记忆优势专家记忆优势 当象棋大师和新手都看一个真实的棋局时,象棋大师意料之中地在第一次复盘时,就可以达到90%的正确率,新手仅能达到40。如果是任意放置的棋子时,他们复盘的正确率就没有什么差异了。研究者经过分析发现,象棋大师在各次实验中的平均组块数为7.7而新手只有5.3.不仅如此,象棋大师平均每个记忆组块中包含的棋子数也多于新手。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在1996年与IBM的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对弈。“深蓝”的工作原理就是拥有大量的棋局知识和高速检索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了专家的组块经验数理化公式记

11、得越多的人,记数理化公式越容易;古文数理化公式记得越多的人,记数理化公式越容易;古文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古文的能力越强;英语单词记得越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古文的能力越强;英语单词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单词的能力就越强。多的人,记忆单词的能力就越强。专家记忆优势:组块专家记忆优势:组块高原现象高原现象 在技能学习中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布瑞安等曾经研究了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报练习1528天之间,成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这就是练习进程中的高原时期。弗兰克斯等也曾经在研究中发现了高原现象,他的实验任务是追踪物体,每天练习105次,共10天。结果发现,在最初的4天中,进步

12、十分明显;在第5,6,7三天中,学习没有提高,呈现高原现象,而7天后,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其他技能如弹钢琴、射击、打太极拳等的练习中都存在类似的高原现象。在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停滞不前的经历呢?有关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从3000个左右开始的,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获得的词汇达到了950010500的时候,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约18个月。高原现象的原因:高原现象的原因: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

13、习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暴露出缺点;学习阶段开始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再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学习者要尽量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在个人意志方面,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学习者坚持坚持,保持强劲的动力系统。高原现象就像中长跑中出现的“极点极点”现象。在中长跑中,由于能量消耗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有恶心的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当“极点”出现后,若情绪稳定,并适当减慢速度,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述生理现象将会逐步缓解与消失。这是由于氧供应逐步得到增加,机体功能重新得到改善,从而使

14、运动能力提高,动作重新变得协调有力,这标志着“极点”已经有所克服,生理过程出现了新的平衡。此种现象运动生理学称为“第二次呼吸”。创造出学习中的创造出学习中的“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卡尔就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延迟满足实验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糖。”“糖果实验糖果实验”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坚持下来:有的闭上眼睛,

15、避免看见十分诱人的糖果;有的将脑袋埋入手臂之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让自己努力睡着。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糖。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克制型克制型的孩子显得社会适应力较强,较为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面前,不易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够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能和小时候一样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即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即“延延迟满足迟满足”)。冲动型冲动型的孩子约有三分之一缺乏这种特质,反倒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例如,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遇到

16、压力容易退缩或者惊惶失措,容易怀疑别人以及对别人感到不满,容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与人争斗等。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制即时得到满足的冲动。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了一次评估,结果表明4岁时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更为优异。根据孩子父母的评估,这些孩子学习能力较好,无论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专注、制定并实践计划、学习动机都比较好。这些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高,等待最久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610分、数学652分;而最迫不及待取走糖果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524分、数学528分。两组孩子总分差距多达210分。启示:启示:克服当前的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克服当前的困难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平只用了九年零九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平。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习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l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