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计划(24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36490967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团活动计划(2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团活动计划(2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团活动计划(2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团活动计划(2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团活动计划(2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团活动计划(2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团活动计划(24篇)(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团活动计划(24篇)社团活动计划(通用24篇) 社团活动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编织学习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编织技术,了解编织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信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工艺的感情以及创新制作的兴趣。图片资料丰富实用在教学内容中,精彩的图片信息带来多姿多彩的编织物,拉近了学生和手工编织的距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激发学生编织的兴趣。在第二部分“我们一起学编织”中,清晰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编织方法时更主动,更准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技术素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用不同材料编织的各式篮子”、“神态各异的编织小动物”、“不同样式的网袋”、“造型

2、各异的中国结”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编织方法不断深入,学生的编织技能得到深入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编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编织材料更丰富。从纸条、扩展到了草、塑料条、线绳等,引导学生在编织实践。中体会到:经过双手的创造性劳动,一根线、一条带子都能成为有用的物品,产生新的价值。二、教材处理意见编织安排了“多姿多彩的编织物”和“我们一起学编织”两个部分学习内容。第一部分“多姿多彩的编织物”的教学,通过展示编织物的实物和图片,介绍编织以及编织材料等技术信息,使学生了解编织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激发热爱祖国传统工艺的感情以及动手制作的欲望。在我的教学实践后,我体会到,这部分教学内

3、容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编织热情,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多姿多彩的编织物,只能欣赏,不能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编织的乐趣。在欣赏编织物时,学生表现得较为活泼,但是欣赏活动结束后,学生变现的比较被动,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并不好。“多姿多彩的编织物”欣赏可以作为编织单元的导入环节,引领学生开始学习编织技法,激发学习兴趣。 “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比较呆板,虽然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编织材料的丰富多样,但是学生对这些编织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往往是在学习编织方法的过程中收获到的。 我在运用教材后有这样的感受:让丰富的图片资料分散到每种编织方法的学习中去。通过编织学习,使学生知道编织是

4、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了解编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多种编织技法,设计编织物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在本单元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环节“手工编织乐趣多”。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制作,综合运用学到的编织技法,合理选择编织材料,开展小组设计活动,进行分工合作,使学生在这个设计制作活动中,体会编织的乐趣。三、教学活动基本策略在编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编织活动中提高技术素养。我在编织教学实践中比较满意的环节处理如下:1.看一看 拆一拆学习者基本技能和态度的习

5、得都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对编织技术的关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和技能信息。让学生看一看,拆一拆。思考:这个绳结是怎么做出来的通过组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新事物,新技能的印象。学生充满探究的兴趣,对编织技法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2.做一做 比一比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做一做”是学生掌握编织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时间。在获得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比一比”的活动。比什么呢?比一比,谁的制作方法准确?哪个小组分工更合理?谁的编

6、织效果最好?如教学“编网袋”一课,学生掌握了编织网袋的步骤和方法,在两人合作编织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速度迅速完成网袋编织,有的小组却是动作缓慢,这是为什么呢?在比一比活动评价中,有学生发现,因为编织网袋时是将线绳架在一个塑料瓶上进行编织的,两人合作时,这个塑料瓶因为受力不均匀,总是东倒西歪的,影响了小组合作的速度。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那么,瓶子重心稳定,编制过程中不会出现瓶子倒地现象,两人合作就会顺利的多!比一比,让我们收获了技能操作中的新经验。3.想一想 改一改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编织单元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编织方法的

7、改进、作品造型的变化,编织材料的合理选择等,使创新意识渗透到每个细节中!“想一想,改一改”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和尝试,体验编织的乐趣。四、活动要求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2、每周四第二节课后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教室。 活动时间为4:105:10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会议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手工制作无关的事。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社团活动计划 篇2 一、活动目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创建良好艺术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8、现开设日出印象绘画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人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有计划地进行艺术造型训练,促进绘画人才的形成。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表现能力,创造的能力及欣赏能力等。二、活动地点:美术活动教室。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四、活动人员:所有爱好艺术的学生。五、活动内容1、书法: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艺术字等字体。对汉字的笔顺、结构以及汉字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硬笔和软笔的握笔的姿势方法,运笔的技巧,能够运用艺术字的常用方法来设计字体。2、绘画:包括素描、水粉画、蜡笔画、卡通画等。素描:是一基础画,对学生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蜡笔画:

9、蜡笔是一种常用的绘画材料。它可以像彩色水笔那样勾线,线条粗而有力,色彩鲜艳而细腻,还可以像水粉、水彩那样大面积涂色,可单色涂、多层涂、混合涂、并置涂、渐变涂。油画棒还可与水彩、水粉颜料结合使用。水粉画:用笔技巧十分丰富,不同的感受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常见的笔触有“点彩” “线条” “色块”,根据作画时笔中含水分量的多少,水粉画技法有湿画法和干画法之分。卡通画:卡通画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绘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临摹和创作他们自己喜爱的作品,教师负责给以适当的指导和引导。油画:油画色彩光亮,利于物象质感的刻画,能够充分表达物象复杂的色调层次,具有透明、浑厚而丰富的优越效果。中国画:发扬中国书法

10、绘画之道,光大中国美术精神。3、组织绘画、书法比赛:为了促进同学们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本学期将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书画比赛。绘画比赛(在上半学期举行)可以展现各个种类的绘画作品,书法比赛(在下半学期举行)书法作品软硬笔均可,字体不限。 社团活动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根据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合理休闲,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进行电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本学期我校将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并努力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1、1)、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电脑知识。(2)、使学生认识、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工具和绘画方法。(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绘画知识。(4)、使学生掌握绘画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知识。2.能力目标:(1)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电脑绘画的技能。(2) 激发、培养学生的电脑绘画的兴趣。(3) 培养学生学习并运用电脑绘画工具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5) 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自主研修,进一步制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兴趣小组参加人员共有12人,其中大部分为三、四年级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绘画工具的应用能力不强。人员缺乏对绘画工具的了解和使用,因此在课程初应加大参加人员对课程工具的

12、了解和使用。四、电脑绘画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电脑美术作品。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二)难点: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电脑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图案或其它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五、活动安排本课程为每周一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画图软件。走进“画图”的世界,欣赏作品。第二课时:创作一个作品,画两个五角星,保存,更换画纸,退出“画图”。第三课时:学会使用墨水瓶工具。给五角

13、星上色。第四课时:学习使用刷子工具。画一幅水草图。了解保存格式。第五课时:学习使用喷枪工具。调配喜欢的颜色。 第六课时:学习画直线、曲线、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第七课时:学习画多边形,练习画图。第八课时:创作一幅风景画。第九课时:学习加入文字。制作环保宣传画。第十课时:学习放大和取色,巧用橡皮。制作一幅简单的卡通画。第十一课时:学习打印自己的作品。第十二课时:学习图形的移动、删除和复制。第十三课时:学习图形的变形技巧,画一盘水果。 第十四课时:学习管理计算机中的图象。第十五课时:学习特殊的效果处理,缩放、旋转图片,调整色调,应用滤镜效果。 社团活动计划 篇4 一、活动主题: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

14、、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和声训练。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使合唱队员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召开交流活动:观摩、文艺展演。检测指标:参加梅江区中学生文艺汇演,梅州市中学生文艺汇演,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争取获奖。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发声、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2、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合唱教材中的合唱歌曲演唱,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三、参加对象:我校高一级在校学生,人数60人。男生28人,女生32人。四、活动时间:每周三课外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北堂艺术楼5楼合唱室。六、活动准备:学生

15、每人一本校本课程合唱教材七、活动过程设计:参照校本课程合唱教材八、反思:合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作好科学发声的基础上,解决和谐地歌唱是我努力思考的问题,和谐首先讲的是音准,这恰恰是新成立合唱团的弱点,因此,我在教学中打破横向站队(声音往前送,合唱队员较难倾听全体声音,导致部分学生会走音),采用声部小圆形站队(便于掌握声部音准与和谐,让该班走音的男高音声部抓住音准)、大圆形站队(合唱成员较好倾听整个合唱队声音,更好地互相融入,和谐地演唱,更方便于眼神互相鼓励、交流,加强队员体验“我们是一个整体”,体验“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体验“集体感、归属感”,引发学生感悟“团队精神”),并在训练中要求队员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培养学生的纪律性,演唱过程中使学生聆听音乐、创作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