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60KB
约9页
文档ID:364877377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1/9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一、新课导入:古诗句师:有一种爱,伟大而无私,这种爱就是母爱,我们之前学过很多关于母亲、关于歌颂母爱的诗词,你们记得哪些?生:《游子吟》师: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对母亲的歌颂?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母爱因为无私而伟大,所以值得每一个人歌颂和赞美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关爱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无尽怀念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来看到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按照孙老师的惯例,下一件事情干什么呀?生:听朗读师:不是听朗读,是欣赏朗读视频在欣赏朗读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思考这篇文章讲了哪些内容?尝试着用几句话来概括,概括和复述是有些区别的,现在,让我们欣赏朗读视频二、朗读欣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我们欣赏完这饱含深情的朗读,请同学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文章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呢?生1:文章讲了,一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大雁在飞、听到李谷一的歌声时,就会摔东西然后母亲想要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就答应了但是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最后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和妹妹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师:好的,还是能抓住一些主要的内容请另外一个同学再说说,注意是概述不是复述生2:就是讲作者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多次想要让他去北海看菊花,什么事都迁就着作者。

作者竟不知母亲的病已经非常严重直到……师:去北海看菊花之前生2:最后是母亲大口吐血,被送去了医院想表达的是母亲想要我们好好活师:也是能概括出主要内容,要是再精炼一些,就更好了生3:我觉得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这篇文章表现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从作者的身上,看出他对母爱的感怀,表现他要好好活师:这次概括得已经是比较好了,还有继续要补充的吗?你来说生4:本文讲的是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一直在不停照顾她的儿子,非常爱她的儿子这个儿子一开始比较任性,不愿意去看菊花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母亲对他满满的爱意,也表现出母亲希望他能好好活后来作者和妹妹也真的好好地活下去师:非常好了,稍微长了一些我觉得上一位同学概述的更凝练一点课文记述的是什么呢?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同学们在概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概括和复述之间的区别,复述是把主要事件按照顺序重复出来,而概括主要是讲清楚,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产生什么结果,表达什么情感即可,这一点还请大家注意一下文章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散文名篇。

但文章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感到困惑的地方,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你还有哪些困惑三、默读课文,思考并提出问题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哪位同学先谈谈自己的困惑生5:我的困惑是第一自然段,“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为什么作者看到或者听到美好的事物会暴怒无常?师:这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暴怒无常?生6:第1自然段“我”拒绝去北海看花,但是第3自然段又突然答应了,这中间好像没有任何的交代,为什么“我”会突然答应去看花?师:好,就是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的态度?生7:为什么当一切恢复沉寂,母亲的眼圈红红的?师:在第几自然段?生7:第1自然段师:好,母亲眼圈为什么红红的?生8:第1自然段“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为什么母亲要躲出去,又偷偷注意“我”的动静?师:好生9:整篇文章母亲都一直想让“我”去北海看菊花,这里看菊花是单纯的因为菊花漂亮吗?师:好,继续生10:为什么说母亲的生活是艰难的?师:还有吗?生11:第3自然段为什么母亲要挡在窗前?还有“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生12:因为整篇文章都在写“我”和母亲,那为什么结尾要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师:为什么结尾又要强调菊花?生13:为什么母亲对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而且“我”答应看花母亲就喜出望外了?明明看花就是一个普通的要求。

师:好,还有问题吗?生14:为什么母亲侍弄的花会死?师:好,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生15:母亲死前没有来得及和“我”去看花,那这个看花的地方应该是个伤心的地方为什么作者最后还要去看花?师:时间问题,我们最后再提一个问题生16:为什么母亲没有告诉儿子病情,让儿子多陪陪她?四、思考并回答问题师:这里就是全部问题了,我们看一下有哪些同学可以来帮忙回答这些问题?生17:我回答第1个问题师:为什么看到美好的事物会暴怒?生17:因为他双腿瘫痪后,一直没好,可能对生活没有希望,脾气就变得暴怒师:我解释一下,因为作者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双腿瘫痪,后半生将会在轮椅上度过所以他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想到自己悲惨的生活,他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对他脆弱的内心产生了刺激他感到了命运的不公,所以脾气暴怒无常好,这个问题可以删掉了生18:我想回答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这个问题,第7个师:好的,你说一下生18:就是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像春天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但是这里飘零的落叶……就是作者的母亲不想让他像这样子继续消沉下去师:好的,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挡在窗前刚刚那个同学说得很好,每一个母亲都想自己的孩子都能像春天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而不想看到他们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凋零。

何况作者当时的心情抑郁,她就更不想让这种环境来影响作者我们想想有一部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就是两个病人在病房里看最后一片叶子……生:哦,看过……师: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同学生19:我回答第5个问题,为什么母亲一直想要带作者去看菊花?因为作者小时候去过北海,那么母亲就想带着他重温儿时的回忆,然后唤起作者对生活的信心师:好,母亲之所以一直想要带他去北海看花,是因为,小时候看过,在那里玩过,那里有他童年美好的记忆,希望通过这段行程来唤起他美好的回忆,从而让他重生对生活的希望好,有补充吗?生20:还有!还有!因为花在自然界中就是比较美好的事物,然后北海的那些菊花是新开的,比较有生机有活力所以母亲想要带我去感受一下美好的事物,来让“我”不再死气沉沉,燃起希望师:好,我再重复一下你的观点因为菊花开在秋天,我们刚才说了,秋天有落叶,可是母亲不想让“我”看到落叶,想让他看到菊花我”刚刚瘫痪,希望“我”的心花能随着鲜花一起怒放,希望“我”能够变得阳光起来好的,还有要补充的吗?生21:母亲希望秋天的菊花可以感化“我”因为秋天,其他花都已经凋谢,菊花却开得那么美……师:菊花身上有什么精神?生21:进取、有上进心。

师:进取?有上进心?好的,我来总结一下前面三位同学的观点第1,北海是“我”童年去过的地方,带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第2,这个盛开的菊花它是一种旺盛的生命的象征第3,菊花是不是我们经常歌颂的一种花卉呀?生:对对对师:那它有什么精神?开在秋天,很寒冷其他花一般都在春天开放可是它在这种恶劣寒冷的环境下,依然能够顶风冒霜,傲然挺立这跟作者当时的经历有没有相似之处?生:有有有师:所以,这里反复地去强调菊花因此上面有些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当“我”答应了母亲去看花,母亲为什么会喜出望外?因为当“我”答应去看花,就可能有重新乐观地面对生活这种希望所以母亲看到了希望,她当然“喜出望外”好,这个问题解决了生:还有那个为什么看花的问题也解决了师:对,这一个也解决了,还有哪些同学想来回答问题生22:我想回答第12个问题,我相信每一个母亲都不想让自己的儿女知道自己生病,不想让他们为自己担心更何况史铁生当时瘫痪,脾气本身就很暴躁,母亲就更不想看到他为此脾气更不好,更担心他师:对,主要母亲不想看到儿子担心自己的身体,所以不告诉他生23:我想回答为什么要答应母亲去看花因为史铁生在家里都是看到一些抑郁的景物,比如凋零的落叶,所以他自己有一种本能,想要让自己看到美好的事物,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师:想看一些美好的东西,所以答应母亲有要补充的吗?生24: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妹妹告诉他,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还有后面写到“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他同意也是同情母亲,答应她……师:满足一个母亲最基本的一个需求,一个愿望母亲都央求了,不想让母亲失望,所以就答应了好,还有要解决的问题……生25:我想回答第4个问题,因为母亲要照顾作者,而且这也显示出母亲对儿子爱得深沉,就宁愿为儿子牺牲自己的花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为已经发生了这么多……母亲没有闲情逸致去养花连人都没时间去照顾了,更没有时间去照顾花生26:我回答第3个问题因为母亲看到“我”如此的消极,所以她心里也是非常心痛、伤心的所以我猜测她偷偷躲出去可能是为了默默擦眼泪师:其实母亲承受的痛苦比作者的痛苦还要多,她身上也有病痛的折磨,儿子是病人,母亲也是儿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母亲都希望儿子能生活得好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双腿瘫痪,母亲会过得很开心吗?所以说看到儿子在大好青春年华时这样,母亲心里是很受折磨的想哭,又不能在儿子面前……生:哭师:就只能偷偷地抹眼泪了好,还有什么问题?生:艰难的生活师:这种情况下,生活肯定是艰难的。

好,我们再回顾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些最重要的表达手法?这个写作手法是什么呢?对比!你们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对比?五、赏析对比手法师:找到的同学请举手生27:“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这里的情绪比较低沉,是一种负面的能量第7自然段就写到各种各样的花,这是一种正能量这形成了对比师:好,这里开头写萧瑟的秋景与后面描写的热烈的菊花,你觉得这样的对比有什么好处呢?生27:前面的景物表现出之前作者的生活是比较压抑的,双腿瘫痪后面的菊花可以写出他和妹妹领悟到母亲的遗愿,就是要两个人一起好好地活下去,就像这些花一样回答得很好你看我们这个结尾有对这个菊花的描绘,刚才也有同学反复提到为什么要去看花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母亲是在去看菊花的路上去世的这个任务有没有完成?没有我”去看菊花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第二个,“我”明白了母亲对“我”的要求,希望“我”和妹妹要好好地活着,我和妹妹有没有做到?做到了这些菊花就是证明第三点刚刚讲到了,母亲的这种精神,跟菊花像不像?菊花可不可以用来象征母亲?母亲也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那么的坚强所以说菊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母亲的一种象征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师、生:借物喻人。

师:好,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再读一遍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师:好,还有其他对比吗?生28: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里雁阵、歌声都是美好的事物师:就是美好的事物与我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好生29:“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与后面儿子答应看花的“喜出望外”、“絮絮叨叨”形成对比,这里可以看出母亲所有的情感都依附在儿子身上,唯一能使她情感波动的就是儿子,她要全心全意照顾儿子师:也就是这一处对比手法表现出母亲一切以儿子为中心儿子的一点点变化都会使母亲的情绪产生波动,这一点也更体现出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