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836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选择性必修2 第31课 课时3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3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核心考点一订立合同学问大1合同的基本知识含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种类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合同订立条件: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目的:实现各自的利益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意义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提醒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

2、有决定性意义。2订立合同过程(1)合同的订立过程:要约与承诺。要约含义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要求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提醒要约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承诺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求a.承诺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b.如果受要约人的“承诺”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

3、,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标志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2)生效: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有效合同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无效合同主体不适格或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提醒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

4、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均构成有效合同。3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区别签订形式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适用对象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有利于履行合同和追究违约责任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结论采用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

5、具1只要是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都受法律保护。纠正: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2要约是订立合同的第一步,订立合同的过程还没有结束,所以要约没有法律约束力。纠正: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3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约就是要约邀请。纠正: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4订立合同就意味着合同的生效。纠正: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

6、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考向一合同订立过程典例1(2022山东高考)廖某在甲家具公司的网站上看到“本店所有家具凭优惠券打折30%,当日有效”的弹窗,遂凭优惠券在该网站成功下单一张红木茶几,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后廖某又修改了订单中的付款方式,提前付清了打折后的价款。下单第二天,甲公司的仓库所在地因洪灾实施交通管制。甲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廖某无法及时交货,廖某表示反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公司网站“凭优惠券打折30%”的弹窗内容属于要约邀请廖某付清价款时买卖合同成立无论廖某是否表示反对,甲公司均有权直接取

7、消订单甲公司在交通管制期间交货延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A B C D答案B解析甲公司网站“凭优惠券打折30%”的弹窗内容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即要约邀请,正确。廖某凭优惠券在该网站成功下单一张红木茶几,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时买卖合同就已成立,后廖某又修改了订单中的付款方式,提前付清了打折后的价款,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属于新要约下的新合同,错误。法律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故错误。甲公司的仓库所在地因洪灾实施交通管制,并且甲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廖某无法及时交货,属于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故甲公司无需承担

8、违约责任,正确。故本题选B。易错提醒:误认为受要约人一旦作出承诺,不管什么内容,都不能再改变。如果受要约人的承诺和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内容一致,承诺到达对方后,就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变式1小李在某网店购买一部手机,下单后店家一直没有发货。小李与网店客服联系后被告知:销售人员对销售方案理解有误,标错价格,无法发货,希望小李能主动取消订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网店在某网站上展示所售货品信

9、息,明确定价,属于要约邀请 小李了解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后,提交相应的订单,属于对要约作出承诺 因为销售人员理解有误,标错价格,所以该合同没有生效,卖家可以撤销 小李下单成功, 双方电子合同成立,商家若拒绝发货,应承担违约责任A B C D答案C解析该网店在某网站上展示所售货品信息,明确定价的行为属于要约,而不是要约邀请,错误。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销售人员理解有误,标错价格并不影响合同生效,卖家不可以单方面撤销合同,错误。考向二合同的形式典例2(2022浙江1月选考)王某打电话给郭某表示欲购买一车冬枣,要求郭某一周内发货,货到付款。王某在买卖合同上签字后将

10、之快递给郭某,郭某因出差而未能及时签字盖章,但还是指派公司员工根据约定时间向王某发货,王某在签收单上确认收到货物。这一买卖过程中()A郭某没有签字的行为构成违约B王某与郭某达成的是口头合同C郭某发货的行为构成新的要约D王某签收货物确认了承诺到达答案D解析郭某没有签字并没有违约,A错误。王某和郭某的合同是书面合同,如果王某没有快递给郭某合同,仅在电话里订立合同,那么可以说是口头合同,B错误。要约内容没有变化,郭某的行为不算新要约,C错误。易错提醒:误认为书面合同比口头合同更好。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各有优点,采用何种形式订立合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变式2(2022辽宁高考,改编)“双减”政策实施后

11、,小玲妈妈为高一的小玲报名寒假兴趣班,聊天记录如图所示。小玲去上课时被要求在报名表上签字,其上记载:课费不退。后受新冠疫情影响小玲未能完成剩余9次课程,小玲妈妈向兴趣班主张退费被拒,遂诉诸人民法院。本案中()销售人员发送价目表的行为是要约邀请,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在回复“好的”时成立,“课费不退”不作为合同内容合同自小玲签字时生效,可以主张不可抗力请求退费合同系以书面形式订立,聊天记录构成电子数据证据A B C D答案C解析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错误。合同在回复“好的”时成立,后受疫情影响小玲未能完成剩余课程,可以主张不可抗力请求退费,错误。核心考点二有约必守

12、 违约有责1履行合同(1)含义:履行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2)履行合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者适当履行原则,即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3)履行合同的关键:明确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的条款来体现。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

13、方法。(4)合同的变更: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2违约责任(1)含义:违约责任既是违约方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守约方的救济。(2)限度:依据民法典,对守约方的损害赔偿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3)承担方式: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14、。提醒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如果合同中有违约金的约定,守约方提出请求时,无须就损失的计算承担举证责任。(4)违约免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提醒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1当事人应当遵循遵守约定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纠正: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

15、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2认为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纠正: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双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而不能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3在任何情况下,不履行合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纠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考向一合同履行与变更典例1原告方先生通过一家超市的App提交了订单,以每瓶1 499的价格购买了86瓶某品牌酒,成功付款后没多久,订单被退回了。原来超市实体店限购每人1瓶,但在App上没有来得及修改限购设置,导致库存不足没有办法交付订单。最终人民法院判处超市支付方先生1万元赔偿金。理由是()原告付款成功订单成立,承诺生效电子合同履行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