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4488181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分类训练专题13 原子物理(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原子物理【真题汇编】1、(2022湖南卷T1)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 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答案】C【解析】A波尔的量子化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A错误;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的分立光谱,但不足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还不成完全揭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B错误;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正确;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质子、中子及原子、分子均具有波动性,D错误。故选C。2、(2022广东卷T5)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其中。图是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要使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恰好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被吸收的光子是()A. 红外线波段的光子B. 可见光波段的光子C. 紫外线波段的光子D. X射线波段的光子【答案】A【解析】要使处于n=20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恰好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则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为则被吸收的光子是红外线波段的光子。故选A。3、(2022山东卷T1)碘125衰变时产生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为60

3、天,若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设刚植入时碘的质量为,经过180天后的质量为m,根据代入数据解得故选B。4、(2022全国甲卷T17)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和,在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在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则在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设半衰期为t0的元素原子核数为x,另一种元素原子核数为y,依题意有经历2t0后有联立可得,在时,原子核数为x的元素经历了4个半衰期,原子核数为y的元素经历了2个半衰期,则此时未衰变的

4、原子核总数为故选C。5、(2022浙江6月卷T14)秦山核电站生产的核反应方程为,其产物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是B. 可以用作示踪原子C. 来自原子核外D. 经过一个半衰期,10个将剩下5个【答案】AB【解析】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即为,故A正确;B常用的示踪原子有:,故B正确;C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所以来自原子核内,故C错误;D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量原子核衰变是成立的,个数较少时规律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AB。6、(2022浙江6月卷T7)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

5、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eVB. 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电子动量最大C. 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D. 用0.85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跃迁到n=4激发态【答案】B【解析】A从n=3跃迁到n=1放出的光电子能量最大,根据可得此时最大初动能为故A错误;B根据又因为从n=3跃迁到n=1放出光电子能量最大,故可知动量最大,故B正确;C大量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基态能放出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从n=3跃迁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为不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其他两种均可以,故

6、C错误;D由于从n=3跃迁到n=4能级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所以用0.85eV的光子照射,不能使氢原子跃迁到n=4激发态,故D错误。故选B。7、(2022浙江1月卷T14)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迎来了安全发电30周年,核电站累计发电约6.91011kWh,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六亿多吨。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核电站还将利用冷却水给周围居民供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B. 秦山核电站发电使原子核亏损的质量约为27.6kgC. 核电站反应堆中需要用镉棒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D. 反应堆中存在的核反应【答案】CD【解析】A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重核裂变变释放的能量,故

7、A错误;B原子核亏损的质量全部转化为电能时,约为核电站实际发电还要考虑到核能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则原子核亏损的质量大于27.6kg,故B错误;C核电站反应堆中需要用镉棒能吸收中子的特性,通过中子的数量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故C正确;D反应堆利用铀235的裂变,生成多个中核和中子,且产物有随机的两分裂、三分裂,即存在的核反应,故D正确;故选CD。8、(2022湖北T1)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俘获核外K层电子e,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X,并放出中微子e,即 + X + 。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X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而

8、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X是B. 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C. 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D. 中微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答案】A【解析】A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X的质量数为7,电荷数为3,可知原子核X是,A正确、C错误;B由选项A可知,原子核X是,则核反应方程为 + + ,则反应前的总质子数为4,反应后的总质子数为3,B错误;D中微子不带电,则中微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不相同,D错误。故选A。【突破练习】1.(2022广东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中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于2021年5月举行开工仪式。下列有关核电站采用何种核变化及其对应核反应方程的

9、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B. 衰变,C. 核聚变,D 核裂变,【答案】D【解析】核电站采用的是铀发生核裂变的反应故选D。2.(202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如图所示为氦离子的能级图,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关于氦离子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处于能级的氦离子,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向能级跃迁,需吸收能量C. 处于能级的氦离子,可以吸收的能量而发生电离D. 从跃迁到能级比从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频率低【答案】D【解析】A大量处于能级的氦离子,最多可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B因为从向能级跃迁,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要释放能量,故B错误;C由图可知,处于能

10、级的氦离子要发生电离,需要吸收的能量应满足故C错误;D因为从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而从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即从跃迁到能级比从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又因为所以从跃迁到能级比从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频率低,故D正确。故选D。3.(2022山东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束单色光照射阴极K均可产生光电流。调节滑片P,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a、b对应的电压表示数分别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光束比b光束弱B. a光子动量小于b光子动量C. 经过同一单缝,b光产生的衍射现象更明显D. 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图样,a光条纹间距小【答案】B【解析】由

11、题意可知,a的截止电压小于b的遏止电压,则有可得,A根据已知条件只能判断两者的频率关系,无法判断光束强弱,A错误;Ba的频率小,则波长大,根据可知,a的光子动量小于b光子动量,B正确;Ca的频率小,则波长大,经过同一单缝产生的衍射现象更明显,C错误;D根据a频率小,波长大,则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的得到的图样,a光的条纹间距大,D错误。故选B。4.(2022山东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已知半衰期为,其衰变方程为,X是某种粒子,为释放的核能。真空中光速为c,用质谱仪测得原子核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的是衰变B. 原子核质量大于mC. 100个原子核经过,一定有75个发生了衰变D. 若

12、中子质量为,质子质量为,则核的比结合能为【答案】D【解析】A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 ,发生的是 衰变,故A错误;B因为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所以原子核质量小于m,故B错误;C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统计少量个数原子核是没有意义的,故C错误;D若中子质量为,质子质量为,则核的比结合能为N为核子数,故D正确。故选D。5.(2022江苏南京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贫铀弹在爆炸中有很多U残留,其半衰期极为漫长且清理困难,所以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持久。设U发生衰变形成新核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U的比结合能小于新核X的比结合能B. 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U+HeXC. 衰变反应中的

13、射线在几种放射线中电离能力最弱D. 2个U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必定有一个发生衰变【答案】A【解析】A.重核衰变较轻质量的核时, 比结合能变大,U比结合能小于新核X的比结合能,A正确;B.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应写为UX+He ,B错误;C.衰变反应中的射线在几种放射线中电离能力最强,C错误;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结果,单个原子核的衰变时间无法预测,D错误;故选A。6.(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以形成光电流。下表中记录了某同学进行光电管实验时的数据。次入射光子能量/eV相对光强饱和光电流大小/m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

14、动能/eV14.0弱290.824.0中430.834.0强600.8由表中数据得出的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A. 三次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B. 三次实验光电管中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不论光强多大,饱和光电流一定大于60mA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8eV【答案】D【解析】A入射光子的能量相同,根据可知三次实验采用了相同频率的入射光,故A错误;B根据可知,最大初动能相同,则逸出功相同,因此金属板材质相同,故B错误;C饱和光电流,只与光照强度有关,故C错误;D根据,代入数据得故D正确。故选D。7.(2022江苏如皋市高三下学期一调)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滑片P的位置在O点的正上方。已知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阴极K的截止频率,且光的强度较大,则()A. 减弱入射光的强度,遏止电压变小B. P不移动时,微安表的示数为零C. P向a端移动,微安表的示数增大D. P向b端移动,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增大【答案】D【解析】A遏止电压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强度无关,故A错误;BP不移动时,由于图中在光电管中所加电压为正向电压,管中电场向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