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442034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点燃酒

2、精灯C过滤D稀释浓硫酸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铁器生锈4铝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下列设计的除杂方案(括号内为杂质)都能达到目的的是()待分离混合物方案一方案二A铜粉(铁粉)磁铁吸引加稀硫酸B镁粉(铝粉)加稀盐酸加氢氧化钠溶液CCO(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点燃D铁粉(氧化铁)高温下用CO还原加稀盐酸A

3、ABBCCDD5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1:1C反应前后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6学习化学要形成一定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下列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品红扩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守恒观:3g氢气与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9g水C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7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B20

4、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AABBCCDD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如图为某物质(C9H10O3)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A该物质由3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1C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该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411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MnO2能加快H2O2反应速率AABBCCDD1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

6、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分别写出实验仪器和的名称: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填序号),请你根据所选用的装置_,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_装置(填序号),请你说出选用该装置的理由_。14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对比装置A和B,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2)通O2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的现象是_,D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_。15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填字母),但需略作改进,改进方法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

7、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为了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操作先后顺序是_(填序号)。干燥 溶解 过滤 洗涤(3)装置F可用来制备CO2,其优点为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4)如图装置又称为“多功能瓶”,可用于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可用于检验CO2,进气口为_(填“a”或“b”),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5)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纯度,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X曲线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_。16为了验证质量守

8、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1)甲组同学利用图一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中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另一个作用是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填“有”或“没有”)影响。(2)乙组同学利用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甲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完全反应后,将残留固体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及100g氯化钾溶液。加热时间/min0t1t2

9、t3固体质量/g13.011.78.28.2(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g。(2)求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18某实验室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1:称取 40g 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耐高温且不与酸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固体质量减少了11g。步骤 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时间t0t1t2t3t4t5t6t7气体/g01.52.83.74.24.34.44.4(1)步骤1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求步骤1中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_(写出计算过程)。(3)根据步骤2数据画出生成气体的质量与

10、时间的关系_。(4)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保留到 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10分)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清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首款氢燃料火车将在四年后问世,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原因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1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_。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 分

11、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_。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2、C3、B4、A5、B6、B7、D8、C9、D10、C11、C12、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酒精灯 长颈

12、漏斗 A或B A或B 或) C或D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1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蜡烛燃烧更剧烈,火焰明亮 生成了碳酸钙(或) 15、锥形瓶 A 在试管口塞棉花团 2KMnO4K2MnO4+MnO2+O2 C 2-3-4-1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在b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已满 a Ca(OH)2+CO2=CaCO3+H2O 温度 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16、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防止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冲开瓶塞(或调节锥形瓶内外气压等合理表述) 没有 水和蔗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等合理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4.8(2)7.45%18、(1)11(2)14g(3)(4)87.5%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19、C2H5OH+3O2 2CO2+3H2O 2H2+O2 2H2O 20、a 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MgO和C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