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5258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正极与负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利用活性炭的作用是杀菌消毒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

2、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4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1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5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ASiOBO2CSiF4DSiF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做保护气B酒精做燃料C氖气填充霓虹灯D液氧做火箭助燃剂7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不

3、正确的是()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C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铜粉、铁粉分离磁铁吸引B水、双氧水鉴别取样,加入适量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CMnO2(NaCl)除杂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CO2、N2检验燃着的木条靠近,观察现象AABBCCDD9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B水

4、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其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C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治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D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10下图所示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塞紧橡皮塞D倾倒液体11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在密闭房间内燃煤取暖B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佝偻病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着口鼻,低下身子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12世界上的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葡萄糖( C6H12O6 )B一氧化碳C液氧D氯酸钾13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个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

5、其中表示氧元素质量分数的ABCD14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B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用明火查看 B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C油锅着火,可加水浇灭 D金属回收,可节能防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_,实验室

6、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用该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填标号)。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_。(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选择B,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_。(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端进气(填“b”或“c”)。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收集装置选_。(4

7、)G装置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该装置的用法正确的是_。当装置中装满水,若收集氢气,气体从a端通入。当装置内盛满氧气时,若将装置内氧气排出来,水从a端通入。当装置内盛有一半瓶水时,b端连盛氧气的钢瓶,可观察给病人输氧气的速度。1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并且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种原因是:_。(3)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19磷的燃烧反

8、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填物质名称)。(3)若试管未冷却到室温便观察进入试管内水的体积,则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会 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下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1)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

9、 mg。21(8分)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为CO(NH2)2,请填空:(1)一个尿素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2)1000个尿素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比为_;(3)尿素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4)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5)某种尿素产品的含氮量为46.2%,该产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用A图测定的结果是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

10、管;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某同学利用C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他依据的现象是_23(10分)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_;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_;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_;如图中的物质属于_(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_。(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通电分解水:_;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

11、题共15小题,共45分)1、A2、A3、C4、C5、C6、C7、C8、D9、B10、B11、A12、B13、D14、A1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锥形瓶 高锰酸钾 KMnO4 K2MnO4+MnO2+O2 AD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H2O2 H2O+O2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是否变化 b 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外泄污染空气 17、长颈漏斗 B或C 2H2O2 2H2O+O2 D 18、氮气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差 充分消耗氧气 19、 18% 氮气 偏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1)24:1 (2)6621、1:2 7:1 7:1 20% 混合物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4P+5O22P2O5 烧杯内壁有水珠 23、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构成相同,但分子间隔不同 两者由不同微粒构成 不同种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 化学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