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36345581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全国通用)-24微观现象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 4微观现象解释一、单选题1.(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1)实现海水淡化可以级解淡水资源医乏的问题,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水可以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粗盐B.海水中蕴藏着许多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用于工业C.海水淡化可以用蒸储法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2.(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是因为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3.(2023云

2、南曲靖 模拟预测)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B.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02具有助燃性,CO2不支持燃烧分子结构不同4.(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2)为了预防新冠疫情,许多家庭在家里都会备着一些酒精,回家以后都会有喷酒精消毒的习惯,在喷完酒精后,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种类改变5.(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攀登者人才孵化素质诊断(二)(期中

3、)化学试题)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水分子变大了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6.(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胎。其爆胎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数量变多 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7.(2023云南曲靖统考一模)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受热膨胀体积变

4、大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结构不同D.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8.(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9.(2023江苏统考二模)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和硫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B.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分子的体积增大C.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

5、D.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10.(2023 吉林白城 统考二模)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体积变小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1.(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速滑场馆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试卷第2页,共4页CO2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变化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的种类改变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分子的质量变小12.(2023山东荷泽 统考一模)下图四季中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13.(2023四川成

6、都统考二模)“宏微结合”认识物质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视角。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一一构成物质的碳原子结构不同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一一受热时轮胎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不变一一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一一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电子14.(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用一定质量的液态空气制备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空气中只含两种分子B.液态空气中的分子完全静止不动C.液态空气中的N2气化时,氮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D.制备过程中氧分子的个数变多15.(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氧气瓶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

7、系统疾病。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该现象说明A.分子数目减少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6.(2023云南昭通 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来:球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7.(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6OOOLO2加压后装入40L的钢瓶中,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大小 B.分子间隔 C.分子数目 D.分子质量18.

8、(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春季,北方大风天气,尘土飞扬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酒精溶液不能导电酒精溶液中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C.夏季炎炎烈日下轮胎爆炸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D.铁制水龙头表面镀珞可以防钙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19.(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如下图实验,下列说法下正趟的是A.实 验 1 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实 验 1 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实验2 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D.实验2 中,试管a 中得到气体能燃烧20.(2023江苏南京 统考一模)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

9、,水银柱升高受热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D镀态氮肥和碱性物质不能混用镂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A.AB.BC.C D.D试卷第4 页,共 4 页参考答案:I.D【详解】A、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海水中蕴藏着许多物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用于工业,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镭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故海水淡化可以用蒸储法,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0、。2.D【详解】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人体发出不同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搜救犬嗅到。故选D。3.B【详解】A、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B、蔗糖溶解在水中,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选项错误;C、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选项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Ch具有助燃性,CCh不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分子结构不同,选项正确。故选B。4.A【详解】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在喷完酒精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导致我们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故 A 正确;B、我

11、们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无关,故 B 错误;C、我们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 C 错误;D、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改变,故 D 错误。故选A。5.B【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 A 不符合题意;B、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分子之间间隙增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 B 符合题意;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 C 不符合答案第1 页,共 5 页题意;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 D

12、 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夏季气温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7.B【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C、水与过氧化氢均是由H、O 元素组成,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思、;D、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详解】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由于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分子体积

13、是不变的,选项错误;B、气体容易被压缩由于气体分子间隔较大,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化学性质相似由于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由于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故选A9.B【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碳原子和硫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 A 正确;B、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是因为分子间隔增大,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 B 错误;C、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 C 正确;D、端午时节,我们闻到粽叶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故 D 正确;答案第2 页,共 5 页故选B

14、。10.A【详解】A、二氧化碳变为干冰的过程中,分子体积不变,分子的间隔减小,该选项解释错误;B、节粽飘香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正确;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11.B【详解】A、CCh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分子的体积不变,说法错误;B、CCh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说法正确;C、CCh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D、CO?由气态变为固态时,分子的质量不变,说

15、法错误。故选B。12.B【详解】A、春天柳絮飞扬,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后、;B、夏天荷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符合题意;C、秋天风沙飞舞,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雪花飘飘,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o13.C【详解】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 A 错误;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 B 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因为反应前

16、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故 C 正确;答案第3 页,共 5 页D、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错误;故选C。14.C【详解】A、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则液态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错误;B、分子在不断运动,液态空气中的分子不是静置的,错误;C、分子间有间隔,液态空气中的N2气化时,氮分子数目不变,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体积变大,正确;D、制备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氧分子的个数不变,错误;故选C。15.D【详解】氧气是氧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缩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D。16.B【详解】A、50 m L水和50 m 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 m 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故A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隙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故B错;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味道,故C正确;D、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