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345463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7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 氧化还原反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NaClO2可用作造纸的漂白剂,它由 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是氧化剂,H2O2中的氧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 1 mol O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CClO2中的氯元素被氧化 D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 2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H、Al3、Al(OH)3 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NaCl、Na2S 的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NaCl、Na

2、2S D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解析:选 A。酸性由强到弱为 H、Al3、Al(OH)3,则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 H、Al3、Al(OH)3,A 正确;还原性由强到弱为 I、Fe2、Br,则缓慢通入氯气的先后顺序为 I、Fe2、Br,B 错误;溶度积为 Ksp(AgCl)Ksp(Ag2S),则加入 AgNO3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Na2S、NaCl,C 错误;氧化性为 Fe3Cu2,则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Fe3、Cu2,故 D 错误。3已知 I、Fe2、SO2、Cl和 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 SO2

3、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A2Fe3SO22H2O=2Fe2SO244H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I2=2Fe32I DH2O2SO2=H2SO4 解析:选 C。对于 A 项 SO2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 SO2Fe2,A 项能发生;B项中 SO2是还原剂,HI 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 SO2I,B 项正确;C 项中 Fe2是还原剂,I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 Fe2I,与已知信息矛盾,故 C 项错;D 项中 SO2是还原剂,H2O2是氧化剂,故还原性为 SO2H2O2,D 项正确。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

4、4Fe2Fe3Ce3-2-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 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解析:选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由方程式可知,还原性:Fe2Ce3;Sn2Fe2。5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 A 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1)Tl32AgTl2Ag(2)AgFe2AgFe3(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ATl3Fe3Ag BFe3AgTl3 CTlA

5、gFe2 DTl3AgFe2 6已知 SO23的还原性大于 I的还原性,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I、NH 4、Cu2、SO23,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肯定不含 I肯定不含 Cu2肯定含有 SO23可能含有 I A B C D 解析:选 D。Cu2的水溶液为蓝色,由于该溶液为无色,所以一定不含有 Cu2;因为 SO23的还原性大于 I的还原性,所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则首先发生反应:Br2H2OSO23SO242H2Br,溶液仍呈无色。则可能不含有 I,也可能含有 I。但因为未发生反应 Br22II22Br,产生 I2,所以溶液仍然为无色。因

6、此正确的说法为。故选项为 D。7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 NO 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则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碘离子 B可能含铁离子 C可能有氯离子 D不含硝酸根离子 解析:选 B。溴单质能氧化的离子只有 I,一定有碘离子,而 Fe3和 NO 3(H)能氧化 I,故一定不含 Fe3和 NO 3,可能含有 Cl。8已知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IO3、Na2SO3、H2SO4、I2、K2SO4、H2O 和未知物 X。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未知物 X 为 Na2SO4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KIO3-3-C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7、的过程是 KIO3I2 D由反应可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Na2SO3I2 解析:选 C。Na2SO3是反应物,H2O 是生成物,根据原子守恒,知硫酸是反应物,硫酸钠是生成物,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亚硫酸钠是还原剂;另一种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的变化是由高变低,所以 KIO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 I2;2KIO35Na2SO3H2SO4=5Na2SO4I2K2SO4H2O;根据化合价变化知,还原剂是 Na2SO3,发生氧化反应,故 C 错误。9已知:2Fe3Br2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 Br。现有 16.8 g 铁和 0.3 mol Br2反应后加入水得到澄清溶液后,通入 a mol Cl

8、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 a0.1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Cl22Fe32Cl B当 a0.45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 C若溶液中 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113 D当 0a0.15 时,溶液中始终满足 2c(Fe2)3c(Fe3)c(H)c(Cl)c(Br)c(OH)10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n43Cl5H2O。则 ROn4中 R 的化合价是()A3 B4 C5 D6 解析:选 D。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 342n3,解得 n2。所以 RO24中 R

9、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11(1)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 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酸性,含 VO2、K、SO24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 KClO3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新增加了 VO 2、Cl。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2)将酸性条件下,铁与 N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Fe1NO 3_=Fe21NH 4_(3)六价铬Cr()有剧毒,废水中的 Cr2O27常用铁氧磁体法除去,即把过量的 FeSO47H2O 加入含 Cr2O27的废水中,调节 pH4,Fe2将 Cr()还原为 Cr3。写 出

10、上 述 Fe2 还 原 Cr2O27的 离 子 方 程 式,并 标 明 电 子 转 移 的 方 向 和 数 目:-4-_。答 案:(1)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 (2)410H43H2O(3)14H=6Fe32Cr37H2O 12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某同学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 0.1 mol/L 的 KBr、KI(含淀粉)、NaOH(含酚酞)、FeCl2(含 KSCN)溶液各 1 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 2 粒芝麻粒大小的 K

11、MnO4晶体,向 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e 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b 处的实验现象为_,d 处的实验现象为_。(3)c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标准状况下,当有 0.224 L Cl2被 NaOH 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mol。(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 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_(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解析:(1)根据 e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中的

12、氧化剂为 KMnO4,还原剂为 HCl,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015。(2)b 处发生的反应为 2KICl2=2KClI2,淀粉-5-遇 I2变蓝色;d 处发生的反应为 2FeCl2Cl2=2FeCl3,Fe3和 SCN反应使溶液变红。(3)Cl2与 NaOH溶液发生反应:,当有 0.01 mol Cl2被吸收时,转移 0.01 mol电子。(4)e 处实验说明氧化性 KMnO4Cl2,d 处实验说明氧化性 Cl2FeCl3,因此,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KMnO4Cl2FeCl3。答案:(1)2MnO 416H10Cl=2Mn25Cl28H2O15(2)溶液由无色变

13、为蓝色溶液变为红色(3)Cl22NaOH=NaClNaClOH2O0.01(4)能KMnO4Cl2FeCl3 13已知高锰酸钾(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填化学式)。(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应转移了 0.4 mol 电子,则参加反应的 H2SO4的物质的量为_mol。(4)高锰酸钾(硫酸酸化)溶液和草酸溶液的反应可用于测定血钙的含量。方法是取 2 mL 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晶体化学式为(NH4)2C2O4,反应生成 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后得到 H2C2O4,再用

14、 KMnO4溶液滴定。稀硫酸溶解CaC2O4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时,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若消耗了 1.0104 molL1的 KMnO4溶液 20.00 mL,则 100 mL 该血液中含钙_ g。答 案:(1)H2C2O4(2)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3)0.12(4)CaC2O4H2SO4=CaSO4H2C2O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0.01 14为了防止枪支生锈,常将枪支的钢铁零件放在 NaNO2和 NaOH 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6-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 Fe3O4的致密

15、的保护层“发蓝”。其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Na2FeO2NaNO2H2ONa2Fe2O4NH3NaOH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为_,被还原的是_。若有 1 mol Na2FeO2生成,则反应中有_mol 电子发生转移。(3)关于“发蓝”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该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B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具有抗腐蚀作用 C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中的氧化剂均为 NaNO2(4)当 混 合

16、溶 液 中 NaOH 浓 度 过 大,“发 蓝”的 厚 度 会 变 小,其 原 因 是_ _。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依次是 6,1,5,3,1,7。(2)反应中还原剂是 Fe,被还原的是 NaNO2,若有 1 mol Na2FeO2生成,则反应中有 2 mol 电子发生转移。(3)反应过程中有氨气生成,所以产生污染,故 A 项错误;“发蓝”过程中形成致密的保护层,所以反应生成的 Fe3O4具有抗腐蚀性,B 项正确;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错误;反应中的氧化剂均为 NaNO2,D 项正确。(4)反应为可逆反应,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过大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1)615317(2)FeNaNO22(3)BD(4)反应为可逆反应,氢氧化钠浓度过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