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上传人:ya****8 文档编号:36345460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 XY Banbm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YOm DX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nX 2“玉兔”号月球车用23894Pu 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23894Pu 的说法正确的是()A.23894Pu 与23892U 互为同位素 B.23894Pu 与23994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C.23894Pu 与23892U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来源:学科网 ZXXK D.23894Pu 与23994Pu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选 D。23894Pu 与23892U 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

2、A 错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23894Pu 与23994Pu 均为原子,不是同素异形体,故 B 错误;23894Pu 与23892U 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不同,故 C 错误;23894Pu 与23994Pu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 D 正确。313153I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 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53I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3153I 的化学性质与12753I 相同来源:学科网 B.13153I 的原子序数为 53 C.13153

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8 D.13153I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解析:选 C。13153I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 5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短周期第A 族与A 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 8 电子结构 CC、N、O、H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2-解析:选 B。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过渡元素为副族元素与第族元素,故 A 错误;短周期第A 族与A 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为 AB4型,原

4、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化合价绝对值之和均为 8,满足 8 电子结构,故 B 正确;C、N、O、H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没有离子键,如丙氨酸,故 C 错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故 D 错误。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稀有气体不活泼是因为它们原子最外层都达到 8e稳定结构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第二周期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 6 原子序数为 12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A 族 A B C D 解析:选 C。He 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故错;碳元素有多种核素,中子数不一定都为

5、 6,故错,故 C 正确。6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来源:学_科_网 乙 丙 丁 戊 A.原子半径:丙丁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7 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2)r(Q)r(Y2)r(Z3)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比 Q 的强 C元素 X 的氢化物与 Q 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DX、Z、W、Q 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解析:选 B。由图分析可知 X、Y、Z、W、Q

6、分别为 N、O、Al、S、Cl。A 项,离子半径 r(S2)r(Cl)r(O2)r(Al3);B 项,酸性 H2SO4HClO4;C 项,NH4Cl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项,HNO3、Al(OH)3、H2SO4、HClO4均能与强碱反应。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 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 单质与 W 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ZW2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 单质可以将 Z 单质从其氢化物

7、中置换出来 9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T 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Y 与 Z 能形成 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 Z2T 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n B氢化物的稳定性:np Cq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n 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11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

8、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 B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 解析:选 B。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 X 为 Na 元素;Z 与 X(Na)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 Z 为 Cl 元素;因 W 与 X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W 与 Y 同族,则 W 可能为 N(或 O)元素、Y 可能为 P(或 S)元素。A项,Na与 N3(或 O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NaN3(或 O2)Y。D 项

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HClO4是最强的-5-无机酸。12甲、乙、丙、丁 4 种物质分别含 2 种或 3 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均含 18 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既可能与酸反应又可能与碱反应 B若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只能由 2 种元素组成 C若丙中含有第二周期A 族的元素,则丙可能是甲烷的同系物 D若丁中各元素质量比跟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 价的元素 13X、Y、Z、L、M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

10、答下列问题:(1)L 的元素符号为_;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2)Z、X 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 13 和 24 构成分子 A 和 B,A 的电子式为_,B 的结构式为_。在标准状况下,将 A 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上升,(假设溶质不扩散)最后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精确到 0.001)。(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 L 同一主族,Se 原子比 L 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 Se 的原子序数为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4)同温同压下,70 mL ZL2与 10 mL L2混合

11、后与水反应,余下的气体为_(填化学式),体积为_ mL。解析:X、Y、Z、L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X、Y、Z、L 分别为 H、C、N、O;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 M 为 Al。(2)Z、X 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 13 和 24 构成的分子 A 为 NH3,B 为 N2H4;装满 NH3的干燥烧瓶倒扣在水槽中,溶液充满烧瓶,设烧瓶容积为V,则:cV22.4 L/molV122.4 L/mol0.045 mol/L。(3)Se 原子序数比 O 大 26,则 Se 的原子序数为 34,-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2SeO4。(4)NO2与 O2混合通入水中

12、首先发生反应 4NO2O22H2O=4HNO3,10 mL O2消耗 40 mL NO2,剩余 30 mL NO2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则剩余气体为 NO,体积为 10 mL。答案:(1)O第三周期第A 族AlCNOH(2)0.045 mol/L(3)34H2SeO4(4)NO10 14 A、B、C、D、E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 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 1 个质子;B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 4;C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

13、物 D2C;C、E 同主族。(1)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周期第_族。(2)E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3)元素 C、D、E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D2C 的形成过程:_。C、D 还可形成化合物 D2C2,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5)由 A、B、C 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它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6)某一反应体系中含有 D2E、D2EC3、D2EC4三种物质,若此反应为分解反应,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化学式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来源:Zxxk.Com 解析:A 元素的原子核

14、内只有 1 个质子,故 A 为 H;B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BO3,则 B 为 N;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 4,故 C 为 O;C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D2C,故 D 为 Na;C、E 同主族,且 E 为短周期元素,故 E 为 S。(3)元素 S、O、Na 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 S2O2Na。(4)O、Na 可形成化合物 Na2O2,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Na O O 2Na,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5)由 H、N、O 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其化学式为 NH4NO3;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NH 4OH=NH3H2O。-7-答案:(1)二A(2)H2SO3、H2SO4(3)S2O2Na(4)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5)NH4NO3NH 4OH=NH3H2O(6)4Na2SO3=Na2S3Na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