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6211315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专题21 健康地生活(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健康地生活一、教材重点回顾:(一)人体的免疫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防线组成功能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阻挡、杀灭、消除病原体非特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产生抗体,消除抗原特异性免疫2.免疫的类型(1)根据免疫获得途径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名称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形成形成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与遗传因素无关特点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具有非专一性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专一性组成皮肤、粘膜和吞噬细胞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防线第一、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原理是: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

2、,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或异物)叫抗原。注意点:抗体是人体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抗原不仅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还包括移植器官、异体组织、过敏原、衰老死亡的细胞等。免疫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如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度异体器官产生排斥,从而造成移植失败。3.免疫功能(二)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举例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流行感冒、肺结核、乙肝等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基本环节传染源得病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

3、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对得病的人或疑似病人做到早诊断,对得病的动物焚烧或掩埋。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勤通风、出门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积极锻炼身体2.传染病的类型种类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主要传播途径病例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粘膜和肺飞沫、空气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饮水和食物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脊髓灰质炎血液传染病血液和淋巴吸血昆虫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体表传染病皮肤和体表粘膜接触传播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癣、淋病等3.艾滋病(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疾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传

4、播途径: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3)现在还不能通过注射艾滋病疫苗进行预防,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蚊虫叮咬等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三)用药和急救1.用药(1)安全用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药物 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2)药物的分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简称OTC)(3)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要关注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上所提供的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等。(4)用药误区:将普通药当补药;用药量越大、用药越多,疗效越好;苦药加糖,用茶送服;迷信补药和输液;中药、中成药没有毒副作用;

5、病情稍好,立即停药。2.急救(1)紧急呼救:拨打120、煤气中毒、触电等的紧急处理办法煤气中毒先要关闭气源、将人放到通风处;触电人员先要切断电源。然后立刻拨打120,说明姓名、地址和基本病情。(2)胸外心脏挤压:挤压时,救护者应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cm,然后放松。(3)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以下图示为人工呼吸的步骤。(4)出血和止血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

6、一般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将伤口冲洗干净后,贴上创可贴,或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大静脉出血或动脉出血:要拨“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进行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5)心肺复苏操作: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二、高频考点梳理1.正确区分抗原和抗体特点作用联系抗原一般来自外界,如病原体、异体组织、疫苗等;也有体内的,如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肿瘤细胞等。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两者结合才可能产生相应的作用,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具有专一性抗体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存留于体内,不同抗体存

7、留时间不同能与抗原结合,具有专一性,消灭病原或使抗原失去致病性2.传染病的预防及其措施传染病的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措施预防措施的具体做法传染源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避免接触他人;病死的动物焚烧掩埋等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对用具、场所、空气等消毒杀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消灭蚊虫等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锻炼身体;不接触患者等考点一:人体的免疫功能典例1:(2019日照)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B女性注射了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以后就不会再患乳腺癌C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D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后会出现腹泻,是因为他免疫功能低下【

8、答案】A。【解析】A、体内异常细胞通常是指非正常增殖的细胞,多为癌细胞,癌细胞为抗原,可被正常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人体通过免疫可以监视、识别、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A正确;B、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但对乳腺癌不起作用,B错误;C、唾液中的溶菌酶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C错误D、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后会出现腹泻,这是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D错误典例2:(2019武汉)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地发现鸡全部存

9、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且大部分的存活鸡接受过第一次注射处理。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毒性已减弱或消失B第一次注射时,久置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是抗体C第一次注射后,鸡获得并保持着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可能也发生过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B。【解析】A、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毒性已减弱或消失,具有抗原性;A正确。B、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B错误。C、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C正确。D、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产生了

10、大量的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D正确。典例3:(2018邵阳)如图中,I和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毒第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B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消失C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答案】B。【解析】A、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

11、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A正确;B、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B错误;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C正确;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举一反三】1.(2019攀枝花)近年来,城市养狗引起网上热议,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按有关规定文明饲养宠物。因为人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1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C注射抗毒血清和疫苗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给狗、猫等宠物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狂犬病【答案】C。【解析】A、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因此,被狗、猫等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进行防治。A正确B、C、D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患者,注射的抗毒血清属于抗体,狂犬病疫

13、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D正确,C错误。2.(2019莱芜区)人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 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白细胞参与其中的()A第二道防线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答案】D。【解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吞噬细胞属于白细胞。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

14、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淋巴细胞也是白细胞的一种。故白细胞可以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3.(2019陕西)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B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易行的措施C计划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答案】C。【解析】A、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防御措施,属于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正确;B、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易行的措施,B正确;C、预防接种可以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避免该传染病的危害,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

15、此属于特异性免疫,而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抗体具有专一性,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D正确。4.(2019通辽)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B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起作用D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答案】C。【解析】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正确;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正确;C、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一种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有作用而不是可针对多种抗原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