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对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2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对策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对策一、做法与成效 (一)坚守“一条底线”,确保脱贫成果“守得住” 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采取“一月一摸排、两月一督查、一季一跟踪”方式,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锁定新增监测对象xxxx户xxxxx人,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落实了产业就业、公益性岗位等帮扶措施,返贫致贫风险正在逐渐消除。 二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义务教育有保障上,常态化巩固控辍保学成效,全州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基本医疗有保障上,精准落实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和医疗救助倾斜待遇政策,脱贫人口保费由财政全额代缴,有
2、效防止因病返贫;住房安全有保障上,xxxx户农村危房改造和xxxx户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有序启动;饮水安全有保障上,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有力保障了农村群众长久喝上安全水、卫生水。 三是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着眼于“稳得住”,在xx个xxx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设立社区党委x个、总支x个、支部xx个,纳入管理党员xxxx余人;实行“双联四包”工作机制,由州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联系结对大型社区安置点,推动安置点党总支包社区、党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党员干部包住户,确保结对包户全覆盖。着眼于“逐步能致富”,全州集中安置点有序输出劳动力x.xx万人,配套建设农牧业产业园区xxx个、商贸物流
3、园区x个、旅游发展园区x个、扶贫车间xx个,产业园区带动就业xxxx人,扶贫车间(工厂)带动就业xxxx人,引导搬迁劳动力家门口就业xx.x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x.x万人。 (二)完善“五个机制”,确保衔接过程“起步稳”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争取将xx个脱贫县分别纳为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资金、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州到位中央、省级、州级、县级衔接资金xx.x亿元。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效衔接意见,制定出台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配套出台衔接资金、特色产业等xx个方面政策措施,共同构建起我州有效衔接“x+N”
4、政策体系。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清理各级扶贫资产xxx.xx亿元,清理项目xx.x万个,切实防止扶贫资产闲置、流失。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入库项目xxxx个、项目资金规模达xxx.xx亿元。抓紧抓实搬迁脱贫村脱贫户剩余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工作,锁定符合条件且自愿搬迁对象xxx户xxxx人,已确定购房安置xxx户、建房安置xxx户。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全州小春粮食产量xx.x万吨,大春粮食完成播栽xxx.xx万亩,生猪出栏xxx.x万头,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xx.xx万亩、xxx.xx万亩、xx.xx万亩,完成核桃提质增效xx.
5、xx万亩,新建设油橄榄基地x.xx万亩、华山松基地建设x.x万亩。 四是完善就业衔接机制。强化劳务输出,截至x月底,全州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xx.x万人,实现劳务收入xxx.xx亿元。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举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专场招聘、农民工网络专场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xxx场,提供岗位xx.x万个,达成意向x.xx万人。规范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全州新开发岗位xxxx个,累计在岗x.xx万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向xx名返乡下乡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xx万元,带动吸纳xxx人就业,为xxx名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发放贷款xxxx万元,带动吸纳就业xxx人。加强就业扶贫载
6、体建设,新认定扶贫车间x个,累计认定扶贫车间xx个、扶贫基地x个,吸纳脱贫劳动力xxxx人。 五是完善领导衔接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下设办公室和x个专项工作组,建立起了统一高效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做好新一轮驻村帮扶力量轮换选派工作,向xxxx个村选派驻村帮扶力量xxxx人。 (三)实施“四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提成色” 一是实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xx个乡(镇)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xxx个行政村已启动编制村规划;确定德昌县为州级乡村规划编制试点县,率先进行以经
7、济区为单元开展乡村规划编制探索,选取xx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分为x个片区编制“多村合一”村规划;稳步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xx县xx镇等xx个镇被纳入“省级百强中心镇”入库候选名单。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撤并建制村畅通项目xxx.x公里,建成产业路旅游路xxx.x公里;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国网凉山公司xx个项目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项目形象进度完成xx%;积极推动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全州基站建设已超xxxx个,实现了“县县通xG”目标。 二是实施农村环境提质行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xxxx户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正在做好无害化卫生厕所村前期项目准备工作,确保中央、省级资金拨付后
8、能立即开工建设。大力开展冬春疫情防控村庄清洁百日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x万余处近x万吨。强化督导检查,查找和反馈xxx个突出问题,督促相关县及时开展整改工作,做到不整到位不放松,不整干净不收队。 三是实施基层社会治理行动。全力推进新一轮禁毒攻坚行动,以“净边xxxx”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对口整治工作,全力挤压外流贩毒空间。狠抓艾防攻坚,全面启动xx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将攻坚范围从x个重点县扩大到全州xx个县市,实行“多病同防”,全州抗病毒治疗率大幅提高,母婴传播率大幅下降。巩固生育秩序整治成果,全州政策外多孩率显著降低,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全面提升。 四是实施基层组织建设
9、行动。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全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全面消除小学及以下学历,村(社区)“一肩挑”占xx.x%。有序推进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换届后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xx.x岁,大学及以上学历占xx.x%。开展换届后乡村干部大培训、村干部学历大提升,对xxx名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和x.x万名村干部进行了一次全覆盖培训。加强试点示范建设,在xx、xx、xx等xx县(市)打造xx个农村(农业园区)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示范点(片)。有力推进xx村、xx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党建提质增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水平有待提高 有的地方监测人员的任务量分配不合理,职能
10、职责不明确,不能承担起应有的监测任务;有的地方在制定帮扶措施时针对性不强,个别地方帮扶措施跟进进度缓慢,监测对象满意度不高;部分地方农户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相关政策的知晓率低,农户主动申报环节缺失,仅仅依靠干部走访和部门预警的方式发现监测对象。 (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xx农户种养分散,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部分农户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起步较晚,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带农益农效果不明显。 (三)就业增收难度较大 部分农户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不习惯工厂里严格管理纪律和流水线生产模式,不愿进厂打工;有的文化素
11、质不高,就业技能低下,务工收入不高,影响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四)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乡村就业岗位不足,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乡村工匠等流向城镇,人才引不进、稳不住,农村急需的教育、卫生等专业人才匮乏。 (五)环境治理有待加强 部分地方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顺畅,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不完善,农村面源污染、垃圾和污水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较重。 三、建议 (一)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和帮扶 严格落实xx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xx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问责实施方案(试行)落实落地,加快建立完善我州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监测人员业务培训,常态化
12、开展督查督导,有效防止“错评”,坚决防止“漏评”,确保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二)持续加大就业产业帮扶力度 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和定点帮扶,做好技能培训、组织发动、劳务输出等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狠抓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有x人就业。做大做强“xx”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群众嵌入到产业链上来,享受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动态变化监测和解决机制,坚决守住“x+x”脱贫成果。用好用活防贫保
13、障基金,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基金,解决不可预见和突发性问题。 (四)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强化服务能力,聚焦xx个xxx人以上的大型和特大型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强化“两业”帮扶,确保每个家庭至少x人稳定就业,持续增加搬迁收入;强化党建引领,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毒品艾滋、生育秩序整治等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五)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坚持“富脑袋”与“富口袋”并举,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树新风、助振兴”等载体活动作用,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三建四改五洗”“五净四有一规范”(客厅干净、厨房干净、卧室干净、卫生间干净、个人卫生干净;有厕所、有厨房、有家具、有厨具;家庭物品摆放规范)和“厕所革命”,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群众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