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

上传人:雨**** 文档编号:361336695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计划总结8篇体育教学计划总结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建立符合树德广才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质,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课程设置 一)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建立显形课程(包括学科类课程和活动课),隐形课程(包括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课间操等)。 2、科学性原则,要遵循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开足、开齐、开好学科类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课时计划行课,即体育课每周二节,体育锻炼课二节,为必修课,采用考查方式(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标高按会考的基

2、本要求进行教育。教学以欣赏为主,着眼于全体学生整,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课堂教学注意知识性、体育性、科学性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2、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课 体育教育着眼于普及,兼顾提高。体育活动课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重要形式。体育活动课要与组建体育团、队、组相结合,可以开设专题欣赏课讲座、专项技能培训等,要注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注意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活动课的师资可以是校内体育课教师。 三、体育学科教学的具体管理要求 学校一贯按条例要求,安排每周两课、两操、两活动。并且安排了合理的管理与监控。 1、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情况: _年以前、后分

3、别以旧、新大纲为纲,在教研组组织下,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年度、学期教学计划,并在教研组备案同时交教务处备案。在教学过程中教研组和教务处对体育教师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a、管理和监控从部门分: (1)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应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明确体育组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参加体育教研组工作会,随时查看体育课及体育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学校教务处:严格遵循人体活动规律和场地容量的规定,科学地排课,并严格控制教师自行调课的现象,教务处应有对教师检查教案的权利并做记录,以备在对教师年终考评时提用。 (3)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制定计划并带

4、头执行计划,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会,了解各备课组的工作情况,打破情面严格管理。通过看课认真交换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教研组会上做专题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做好记录与备课组长一起进行研究,以形成有特点的校本课程。 (4)体育器材保管员:了解各位教师近期的教材,随堂提供教学器材并向学校提供不足器材的.添置。除了备有器材使用情况表,还应有学校体育课总订表和各位体育教师本学期主要教材、器材登记表。这样可以减少体育教师上课的随意性。 b、管理和监控从时段上分可以分成日常、周/月、学期/年度的管理监控。 (1)日常管理监控:在教研组会决议下,由备课组长分管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并在下一周教研组会上在

5、组上汇报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填写场地使用分配情况表(注:根据各校场地情况而定),如果在使用上有重合,由备课组长之间调节。 (2)周/月管理监控:由教研组长负责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各备课组的工作,检查体育课情况及各项活动情况,配合备课组长调整工作思路及日常活动内容和组织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向分管体育校长汇报,提出管理建议。 (3)学期、年度管理监控:由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全面关心学校体育工作,利用教研组会时间查看教师教案,并抽时间观看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与体育教研组长一起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并全力支持体育组工作。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 篇2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渠道之一

6、。几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 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充分发挥学校政教处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体育

7、工作,做到议而有决,决而必行。严格按暂行规定配备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主持和指导体育教师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学习和生活。 认真制定严格的体卫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和执行,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评先相结合,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升级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生每天的两操,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二、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教会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

8、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几年来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

9、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如何上好每天的课间操,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采取了低、中、高年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天的课间操,使我校的课间操向着娱乐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组织和辅导少年宫乒乓球和田径队的活动。 四、认真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和训练工作。 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几年来,我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锻炼,运动队的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经过刻苦的训练,使我校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

10、今年县里组织的的中小学生春季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 篇3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本人在这一学期将担任九年级1、2、3、10、11、12班共六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由于九年级毕业班将面临体育中考,自己深知责任重大,为此拟定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

11、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在教学中向中考测试项目倾斜,让学生打好基础,迎接下学期的体育中考加试。 二、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九年级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根据20_年我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考试方案,20_年我省的体育中考项目和20_年一样,必考项目是: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男生自选项目包括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篮球运球;女生自选项目包括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

12、前屈、篮球运球;考生可从中自选一项。针对以上测试项目,制订上课内容,由针对性进行训练、练习。通过各种练习方法和辅助练习来提高运动成绩。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懂得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为中考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拼搏。 四、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3、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4、为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拼搏。 5、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 五、教学设想: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所以在本学期应以学生的身

13、体素质训练和中考测试内容为主,多给学生运动空间,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在课堂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锻炼。 六、本学期考核项目 女生:800米、投掷实心球、垫排球; 男生:1000米、投掷实心球、垫排球。 体育教学计划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增强体育意识,掌握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为重点,对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为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

14、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些学生由于缺乏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差,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到困难较大,尽管很努力,也很难跟上教学要求,得不到好成绩,从而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害怕或逃避体育课,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认为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他们虽然也知道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但他们同时又认为,我不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也可以,也基本能满足学校开展的各种正常活动,因而往

15、往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可有可无,这是造成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得不到普遍提高的不可忽视的实际情况。 三、教学目的: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备课、上课,提高教学质量。在每堂课前,认真学习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备课;在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并区别对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2、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利条件。其中融洽、和谐的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