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103286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石壕吏教学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 (板书:石壕吏) 师:请同学们看注解,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在战争时途经石壕村,遇夜里差役抓人当兵的事。 下面请一位同学读完这首诗, 其他同学认真看课文,做好准备,在他读完后,把诗歌的大意说出来。听清楚了吗 生(齐):听清楚了。 (一名学生将全诗读完) 师:读得很好。有节奏,也有语气。下面大家看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读一下注解,将故事的大意叙述出来,准备3分钟时间。(学生准备)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又看了注解,谁能把课文的大意说出来,

2、请举手。不要求逐字逐句翻译, 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生(2):一天夜里,石壕村的小吏半夜捉人,来到我临时住宿的人家,大声呵斥这家的老妇人, 老头趁此机会翻墙跑了。老妇人便向小吏述说自家的不幸遭遇:我家共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来信说, 他的另外两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战死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剩下小孙子和他衣不蔽体的母亲。我虽然老了,你们要是硬要人去,就把我带去好了,早点到了河阳,还可以给你们做早饭。夜深了,我怎么也睡不着,天亮了,这家人只剩下老翁跟我告别了。 师:说得不错。可不可以再作补充纠正,帮他叙述得更完美一些 生(3):是诗人跟老翁告别,而不是老翁跟诗人告别。 师:对。 生(4):应该

3、说明是听见小官吏捉人,而不是看见。 师:补充得比较清楚了,这表明你们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顺便问一句, 诗人来到石壕村,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最后诗人与老翁告别,老妇人呢 生(5):被小吏抓走了。 师:对。这首诗的大意我们知道了。下面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看哪句话、哪个词语不懂,提出来。(生自读课文) 生(6):“死者长已矣”是什么意思 师:可以看注解,怎么理解怎么说。 生(7):死者与世长辞了。 师:(出示卡片:死者长已矣)下面你一个词一个词的解释一遍,然后再合起来解释一遍。 生(8):死者,死的人。长,长久。已,完结,这里理解为“死”。矣,了。合起来的意思是“死的人永远长眠了”。 师:对。还有

4、哪些不明白 生(9):“老翁逾墙走”,是说老翁翻墙而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10):因为他不愿去当兵,怕被抓。 师:对。一般抓兵都抓年轻人,老翁都吓得跑了,说明了什么 生(11):说明年轻人都给抓光了,只剩下老头了,所以抓老头。 师:对。“走”是什么意思 生(12):跑。古代“走”为“跑”,“行”为“走”。 师:说得很对。 生(1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怎么解释才通顺呢 生(14):官吏说话发怒,老妇边说边哭。 师:谁能更准确的翻译 生(15):官吏呼叫多么恼怒,妇人啼哭多么悲苦。 师:(出示卡片: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找一名同学再重复一遍

5、。 生(16):官吏呼叫多么愤怒,妇人啼哭多么悲苦。(师点头,表示满意。) 生(17):“三男邺城戌”的“邺”应怎样理解 生(18):“邺”是一个地名。(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9):“戌”怎么解释 生(20):防守。(师点头肯定。) 生(21):322页的“急应河阳役”的意思不大好懂。 生(22):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生(23):老头出走了,妇女赶快去服役,这是为什么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生(24):因为怕抓人抓不到不好交差,所以把老妇人抓走了。 师:就是这样。这里面有一个“急”字,是写谁的 生(25):写老太太的。 师:是老太太对服役有积极性吗 生(26):不是。是没办法。 生(2

6、7):老太太替老头着急。 生(28):她为了救老头,怕官吏发现老头。 师:关键的问题是谁急 生(29):当然是当差的急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29):从“吏呼一何怒”可以看出来。 师:说得对。这里是老太太顺着当差的话说下来的。老太太的话反应了当差的急。 生(30):为什么老太太连“出入无完裙”的儿媳妇还要说说,就像应付查户口的一样 生(31):说明村里的男人都抓完了。 生(32):说明家里没有可以当兵的男人。 生(33):老太太表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 师:正是这样。老太太说明家里只有妇女和小孩,没有能够当兵的男人了。词句上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3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是什么意

7、思 师:古语中“书”即“信”。此句怎么讲 生(35):一个儿子捎来信说,其他两个儿子最近在战斗中死了。 师:对。是托人带信来。 生(36):题目叫“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而写当差的少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一会儿我们再解决。词句上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我问问你们。 (出示卡片:暮投石壕村) 生(37):投,投宿。晚上投宿在石壕村。 师:对。(出示卡片:存者且偷生) 生(38):且,暂且。活着的另一个儿子暂且活着。 师:活着的人只指“另一个儿子”吗 生(38):也指老头老太太。偷生,应理解为33“苟且活着”,是“凑合着活着”的意思。 师:为何说凑合着活 生(39):战争年代,生活困苦

8、,也很危险。 师:说得对。(出示卡片:老妪力虽衰) 生(40):老q,老妇人。虽,虽然。合起来是“老妇人虽然年老力衰”。 生(41):“妪”字应读“y”。“虽”也不应理解为“虽然”,应为“即使”讲。 师:完全正确。(出示卡片:如闻泣幽咽) 生(42):好像听见有人哭。 师:怎么哭 大声还是小声 生(42):小声。“泣”为小声哭。 师:“咽”是什么意思 生(43):断断续续的哭。 师:咽,就是哽咽,声音发不出来,一会有,一会无,断断续续。合起来就是“好像听见有人断断续续的小声哭”。 师:再看一遍课文,还有不懂的词句没有 (生看课文) 生(43):“天明登前途”的“前途”怎么讲 生(44):前面的

9、路。 师:对。下面我们来解决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问题,看诗中是只写老太太的, 还是写官吏的。(板书:吏 妇) 师:我们看诗中写吏写了几句 生(45):两句。“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 师:(板书:捉 呼) 师:吏捉人时,老太太在干什么 生(46):出来应付。 师:(板书:出)那么“吏呼一何怒”时呢 生(47):啼。 师:(板书:啼)后面吏出来没有 生(齐):没有。 师:那么老妇和谁“致词”呢 生(48):作者。 生(49):不对,是向吏诉说自家的遭遇。应是吏问吏听。 师:正确。问什么呢 生(49)(模拟吏的声音):你们家里有男人吗 师:非常好。(板书:问 诉)中间有吏的活动吗 生(50):老

10、妇人说自家没有男人,吏肯定要挨屋搜查。 师:很好。吏那么凶狠,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老妇人的话的,一定要边盘问边搜查。那么老妇人此时怎么办 你们想想。 生(51):一定是苦苦哀求。 师:对。(板书:查 求) 师:按说官吏查不出家里有男人,就应到别处去抓人,抓一个老太婆说明什么呢 生(52):说明男人都抓光了,只有抓老太婆了,做做饭也好。 师:按说抓一个伙夫不怎么着忙,应让老妇人进屋跟儿媳话别,可是官吏允许了吗 你们想想。 生(53):没有。而是逼着快走。 师:谁逼谁走 生(53):官吏逼老太婆快走。太凶残了。 师:很好。(板书:逼 走) 师:由上面的分析看来,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而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也就是明着写老太太,暗着写官吏。这种写作方法叫“虚明实暗”法。请大家注意领会这一点。 师:天明的时候,诗人与老翁独自话别,说明老太太已被抓走。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生(54):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 生(55):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师:对。(动情地)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附: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吏:捉 呼 问 查 逼 妇:出 啼 诉 求 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入团申请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